第八十七章 幸福指数高 (第2/2页)
“约翰先生,这位是我们勉阳镇食品厂的赵厂长。你今天吃的大白兔奶糖,就是赵厂长的食品厂生产出来的。”
约翰不由抬眸看了眼食品厂低矮的房屋,最高的楼层是宿舍楼,也不过只有四层高,好些窗户的玻璃都有些裂缝了,而且墙体外面那一层墙皮隐约有掉落的迹象。
整个食品厂给人一种破败落后的感觉。
约翰不敢相信,好吃的的大白兔奶糖,居然是从这么小的厂子里生产出来的。
约翰脸上的嫌弃不加掩饰,林湘低声同赵厂长商量了一句,这才询问约翰,“约翰先生,你想去我们食品厂的生产车间看一看吗?”
约翰有些诧异地看向林湘。
一般生产车间不都是很机密的地方?华国的食品厂居然这么大方?
约翰带着这种疑惑进了生产车间,发现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
食品厂的机器都上了年头,但是很干净,而且每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都戴着帽子,手套和口罩,女同志的长头发也都藏在了帽子下面。
流水线的工作很枯燥,要长时间重复一个动作,但华国的工人,被遮挡了一半的脸上,依旧能看出她们夹带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这和约翰想象中的华国,完全不一样。
“林,你们华国的工资很高吗?”
林湘如实道:“不算太高。就拿食品厂的工人来说,一个月的工资可能相当于你们米国工人一天的酬劳。”
一天和一个月?差距居然如此巨大?
“他们一个月才挣这么点钱,为什么还能露出如此满足的笑容?”约翰满脸不解。
他公司的员工,月月都在提涨薪,只要薪资没有达到预期,一个个就会用罢工来威胁。
“大概可能是因为,华国的幸福指数很高吧。”
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不但能满足日常所需的花销,还能攒下来一笔钱。
而且工人的社会地位也高。
华国如今的国情,和米国不一样,两国百姓所追求的,自然也不一样。
食品厂不大,生产大白兔奶糖的车间也只有这一个,转一圈甚至用不到半个小时。
临离开食品厂之前,赵厂长问林湘:“小林同志,约翰先生有大批量采购奶糖的打算吗?我们食品厂需不需要先停掉几条生产线,专门用来生产大白兔奶糖?”
得知棉纺厂签订了五百万的订单,勉阳镇的其他厂子都心痒痒的。
外商今儿来了食品厂,赵厂长当然想促成这个合同。
林湘摇摇头:“暂时还不好说,约翰先生没有明确表示拒绝或同意。等这边有消息了,我再联系您。”
“小林同志,你一定得想想办法,尽量让约翰先生采购我们的大白兔奶糖,哪怕数量少一些也没有关系,只要能为我们食品厂拉来外汇订单就行。你放心,合同一旦签了,绝对会给你奖励。”
“赵厂长,能为华国拉来外汇订单,是我身为翻译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没有奖励,我也会尽我所能促成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