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横尸遍街,血流成河 (第2/2页)
父皇找人调查他?还调查得这么清楚?
“看看你做的好事!”
皇帝见他目光定在那道奏章上,不由得更加确信姜荷绮所言不虚,心中的怒火也越发的旺盛:
“一个皇子,在京城脚下做暗娼的生意,用这个拉拢朝中大臣!你可真是出息,真是好得很啊!”
三皇子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他没有说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种时候,他应该出声辩驳的,可是皇帝发作的太过突然,奏章上面写得太过详细,结结实实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往日精明算计的大脑在这一刻“嗡”的一声空白了,嘴唇颤抖着做出了开口的动作,却没能发出声音。
见他如此模样,皇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皇帝的胸膛因为怒火而上下剧烈的起伏着,半晌面上的愤怒才渐渐平息下来。
皇帝很生气,很想发落这个儿子。
可是他不能,不能将三皇子的罪行公之于众,因为这会败坏皇家的名声,败坏他的名声!
皇子在尼姑庵拉皮条!
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不,他的子孙万代里也不会再有这样的蠢货!
这足以让天下百姓都耻笑皇家的不知廉耻,也会让他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不可抹灭的黑点!
深呼吸了几次,皇帝的情绪稍缓,冷漠的看着三皇子:
“你,跪到外面去!没有朕的旨意,不准起来!”
皇帝撤了御书房的大部分人,只留下心腹守在里面和传递消息。
他只是让三皇子跪在外面,并没有说其他处置。
可三皇子心里清楚,他实实在在的是踩到了皇帝的逆鳞,不可能是简简单单的罚跪就能过去的。
他跪在廊下,心里头就像有一把利刃悬在他的脑袋上空,随时都可能落下来。
廊下有夜风穿过,模糊了他的耳目。
他只能看到不断有人面色严肃的出入御书房,却看不到,也听不到皇帝在下达怎样的命令。
一道道圣旨从御书房颁出去,直奔京城一成的权贵之家。
首当其冲的就是,刑部尚书程家和礼部尚书李家。
腰间横着大刀的禁卫军将他们的家宅包围住,横冲直撞的闯进去,再将里头的人堵了嘴捆了手脚像是拎粽子一样,一串一串地拎将出来。
为首的家主,平日里雍容华贵的当家夫人,未出阁的姑娘女眷,个个都鬓发散乱,面目惊恐狰狞,被穿着冰冷卫甲的禁卫军们拖拽出来。
甚至,还有的府邸......禁卫军们白刀子进去,滴着血的红刀子出来。
还有一些人,是直接从刑部大牢的牢房里提出来的。
一串一串的人像是牲口一样,被禁卫军们赶到城南的街口。
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待到晨曦微明,只见皇帝身边最得信重的内侍捧着一纸明黄的卷轴,站在被围观热闹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的街口,朗声宣读了皇帝的圣旨:
经三皇子姜何言查实,静安庵一事系刑部尚书程山与礼部尚书李伟等人所为。程李二人及其党羽,结党营私,祸乱朝野,占人妻室,谋人财产,害人性命,罪不容诛!赐程山、李伟一干人等及妻儿按罪当斩首示众,罚没全部财产。
晨辉落下,内侍的声音掷地有声。
程山和李伟二人先是畏惧害怕的瞪大了眼睛,继而是震惊到不可置信,随后就是愤怒不甘的剧烈挣扎。
可他的手脚都被捆住,无法逃脱皇帝安排给他的命运。
他的口舌被堵住,无法洗清皇帝落在他身上的罪名。
他做过,但不完全是他做的,更不是他牵头做的。
他的罪名本没有这样重,他该死,但他的妻儿罪不至死!
皇帝的这一道圣旨是为了赶尽杀绝,彻底消除有知情者说出三皇子也牵扯其中的真相。
甚至为了让人不起疑心,皇帝还让三皇子这个幕后真凶成了揭露一切罪恶的功臣!
所有家眷被拉扯到这里的官员们都明白过来皇帝的意思。
他们悔啊!
他们恨啊!
他们的心里在滴血,眼中也泣出血泪来,面上身上都蒙上白茫茫的血雾。
一颗又一颗的头颅被斩于大刀之下,腥臭的血液喷溅流淌了一地。
横尸遍街,血流成河。
惨烈的血腥气萦绕在京城上方,久久不肯散去。
这血腥气一路传至皇城,传到今日的早朝上。
往日站在身旁两侧的同僚,在今晨成了街口的一道腐肉,这让刚刚得知消息的朝臣们,一颗心都悬在了嗓子眼。
尤其是,刑部和礼部的官员们。
他们的尚书已经脑袋搬家了,顶在他们上头的上司也没了大部分,如今就剩下些平日里宛如透明人般的他们,胆战心惊地站在这里。
今日的早朝格外沉默。
无论是皇帝,还是下面的朝臣。
有人不想说话,有人是不敢说话。
而有一个人与他们都不一样,他有话说,也敢说:
“微臣有本启奏!”
皇帝阴沉着一张脸,很意外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出声。
待看清是头发胡子花白,一脸正气的陈御史之后,面色倒是缓和了不少。
这位,倒是不稀奇了。
“准!”
皇帝疲惫的抬了抬手,语气淡淡的。
陈御史越众站出,精明矍铄的目光一一扫视过周围如霜打茄子般的脸色,掷地有声道:
“微臣要弹劾在场的诸位,教养子女不善,德不配位!”
皇帝心里头一惊,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不怕死的老头,在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