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分道扬镳 (第2/2页)
不过,六国肯定是不想打下去了,而吴天佑也不想和六国死磕。
六国这么做吴天佑很理解,否则他们在国内很可能控制不住局面,如果华国不想空耗国力和六国继续斗下去,就只有冒险把一支部队放进去执行监督任务。
吴天佑:“小李子,朕打算答应六国解除武装的条件,但朕需要派一支部队去监督他们的执行情况。这个任务既光荣也艰巨,万一双方谈崩了,还可能回不来了,你就带一个旅过去吧,女兵就不要去了。记住,你们是皇家卫队的人,是朕的颜面,如果真的回不来了,朕不希望看到有一人被俘,你明白吗?”
吴天佑的话非常直白,回不来的就只能死不能降,李廉鹰怎么可能听不懂,但皇上这话虽然冷酷却也代表了无限的信任,他不敢拿这些去要求其他部队,但却相信皇家卫队能做到,太监是一群只能依附皇权生存的特殊人群,为了皇上的信任他们可以不计一切。
李廉鹰是眼也不眨一下:“皇上放心,奴婢们一定不负皇上嘱托。”
吴天佑满意地点点头:“你去准备一下,我们立即回京师,把朕的意思发给政务院,让他们答应六国的要求,和谈吧。”
当天下午,吴天佑在告诫了云南省部官员要认真促进社会稳定,搞好经济发展后就乘坐飞艇从昆明直接飞回北京。
昆明到北京从陆地上走那是曲曲弯弯,有3千公里左右,但实际上两地的空中直线距离只有2100公里,飞艇十八九个小时就可以到。
现在吴天佑出行已经越来越喜欢使用飞艇了,虽然飞艇没有后世的飞机速度快,但它有许多飞机不具备的功能,它可以停在空中,也可以超低空慢慢飞行,一路欣赏大自然的风景,遇到紧急情况甚至可以随意着陆,所以,就算以后华国的飞机可以进行商务飞行了,他也宁愿选择氦气飞艇出行。
进入八月,西西伯利亚的风开始带有寒意,晚上已经是非常冷了,正常年份,再过上十天半月的就该下雪了,八月十三,左宗棠和一帮官员,去军营驻地视察士兵们的营房建设情况,以及战俘营的安置情况。
西北的冬天异常寒冷,来不得半点虚假,防寒保暖不到位那是要死人的。
阿勒坦卓尔原先是一个边境小村,因为是库伦至阿勒坦卓尔铁路的终点,也是华军进攻俄国的物资补给站,所以就逐步发展起来了,这里可以说什么都不缺。
如果这样还不能保证将士们安全过冬,那就是渎职了,左宗棠当然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他要一个一个军营检查,确保工作没有遗漏。
不过查到下午,军营驻地一切都算正常,但俘虏营却是差强人意,关键是前段时间一下增加2万战俘,施工队就是加班加点,短时间也来不及造那么多的营房。
左宗棠指示他们,只保留5千俘虏来年用于搭桥修路建房屋,其他俘虏全部交由政务院安排,挖矿也好修路也罢,该干嘛干嘛去。
巡视完后,左宗棠回到总督府,让人找来雷彪向他布置士兵轮休的事情。
冬季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敌我双方这时基本都是选择休战,华军前线无需这么多兵力防守,加上快捷方便的铁路运输,所以参谋部要求前线各部视具体情况,安排部分将士轮休,这种福利在没有铁路的时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