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定都北京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清末之九天揽月!
华清两国的秘密协定很快得到落实,清廷开始集结部队,向盛京(今沈阳)方向撤退,恭亲王则留守北京,大量难以长途运输的物品,也全部打包,运至天津大沽口码头囤放,待清廷控制朝鲜后,再由水路运输过去。
恭亲王得知长女成了华皇的庄妃后,心里别提有多开心,晚上睡着都会笑醒,所以对于留守北京是乐见其成,现如今,自己在华国的身份不同了,安全根本不是问题。要不是次子载滢出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他甚至计划让次子留在华国,毕竟,这华皇对自己的亲属还是非常照顾的。
而且,以后自己去到朝鲜,因为背靠华皇这棵大树,就算是两宫太后对自己有意见,也不敢随意处置了,想想都美。
而李鸿章在接到撤退命令时,却是非常犹豫,自己到底要不要跟随清廷去朝鲜。
自己毕竟是汉人,屁颠屁颠跑到朝鲜去继续跟着清廷做奴才,始终觉得很别扭,他派人私下联系华国,试图商量投降华国的事宜,却遭到华皇的拒绝,并警告他,如敢留在华国,将不会接受淮军的投降。
得,李鸿章终于明白,自己应该是华皇占领朝鲜的一枚棋子了,根本没得选择,这点眼界他还是有的。他私下把这事通知了淮军各部,华军是不会接受淮军投降的,让他们安心准备去朝鲜。于是,人心浮动的淮军各部也就消停下来,不做他想。
华国三年九月十三,公元1869年10月17日,同治皇帝銮驾离京,标志着清廷已经失去了作为中国正统王朝的资格,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华军第四近卫集团军第四近卫军于九月十四进驻北京城,同时进驻的还有禁军的一个师,接管了紫禁城的护卫任务。华国皇家内务部有专门人员,对紫禁城里的所有物品进行重新核实、登记、造册,接管整个紫禁城的运作。
宫里未跟随清廷迁移的太监、宫女、女官等,有家人、亲友可以投靠的,本人申请则一律放行,没有去处的经考察后原则上一律留用,并以华国的制度进行工资定级,作为公务人员按月领取薪水。
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措施,华国不可能让这么多的人员为一座没有皇帝的紫禁城服务。吴天佑的意见是直接把北京紫禁城规划成旅游区,供游客观赏昔日帝王的生活。不过。此举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
不少朝臣甚至提议,皇上应该放弃在长沙建设新皇城的计划,直接定都北京,搬进北京紫禁城居住,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钱财用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这种论调不仅在朝堂上,甚至在民间都有不小的呼声。
有鉴于此,吴天佑不得不指示政务院,对几个有资格做首都的城市进行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后,再讨论研究,当然,这次讨论必须有最终定论。
说实话,在吴天佑看来,他不会选择在北方这些降雨量不足的地区建都。所以,像北京、西安这样的城市,做临时都城是可以接受的,定都的话吴天佑不会考虑。你说洛阳、武汉、南京这些地方还可以考虑,起码不会受到沙漠化的影响,也不会缺水,本身也有足够的城市规模。
而且,众臣不知道的是,建设一个新的城区其实比改造老城区更合算,这就是后世的城市发展为什么都选择开发新城区,而把旧城改造放在最后处理一个重要原因,可惜吴天佑不能直说,否则群臣都会以为皇上疯了。
华国三年十一月十三,1869年12月15日星期三,在收集各城市的初步数据后,贺黎明、杨文才、容闳、左宗棠、贾绍明五人来到御书房,和华皇吴天佑做定都的最后一次协商。这次,将最终确定京师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