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恭亲王奕?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清末之九天揽月!
左宗棠的第二条建议,也是非常妙的,现在逼藩属国选边站,估计观望的占绝大多数,为以后华国对各个站错队的藩属国进行惩罚提供依据。
这谋略真不是盖的,吴天佑立即让贾绍明和左宗棠两人,对伐清的作战方案进行修改,同时,指令外交部对四周的原藩属国朝鲜、越南、尼泊尔等国传旨,要求各国来杭州行在觐见华皇。
至于这些国家来不来,就不是吴天佑要操心的事了。
华国三年三月,镇南王吴天佐率3万镇南军(原左五军)抵达兰芳共和国重镇坤甸,同时抵达的还有2万嘉应州百姓。
考虑到兰芳共和国的主体是嘉应州客家人,并且以客家话为官方语言,华皇吴天佑给镇南王在嘉应州招募百姓的特权,以方便他在兰芳快速站稳脚跟。而随船而来的20万石粮食,也让镇南军暂时无需兰芳提供粮食。
对于如此多的嘉应州百姓的到来,地广人稀的兰芳共和国自然非常欢迎,一切都得到迅速安排。坤甸是一个热带城市,地球赤道便从坤甸穿过,所以当地农作物种植都是一年两熟,兰芳并不需要为这些新来的民众提供大量食物,最多5个月,就可以有收成了。
镇南军的到来,稳住了兰芳岌岌可危的局面。北方的沙捞越、南面的荷兰殖民者都停下了威逼兰芳的脚步,毕竟,现在兰芳是华国的保护国,这个时候找华国的麻烦和找死没什么区别,西班牙菲律宾就是榜样。
完成了护航任务的南方舰队,在福州港稍事休整后,起航去台湾淡水(今新竹),为北上的第四近卫集团军提供护航。
为了能够一次性运送更多的部队,华国动用了所有力量,征调了50艘大型蒸汽商船、20艘中型蒸汽商船,足足可以一次性运送6万部队和他们的补给装备等。即便如此,运送第四近卫集团军也需要来回两次才行。
船队首先是在淡水港接第四近卫集团军,然后在杭州码头稍事停留,而太平洋舰队则作为先遣部队,提前一日从杭州出发,前往天津方向搜索前进,并扫清大沽口炮台的威胁。
当然,大沽口炮台在英法联军时已经被毁,现在是英法舰队撤退时,协助清军重建的,所用火炮也是英法战舰上拆下来的前装线膛舰炮,和专业的要塞炮比还是有不小差别。
根据华国参谋部的最新计划,原参加中路军攻击的第四集团军,转为参加从水路北上攻击天津的行动,部队在第四近卫集团军运送完成后,在安徽和州上船北上参战。
华国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不可能瞒得过清军。
去年(1868年)年底,华清双方的停战协议到期,华国拒绝续期,并向西欧各国发出通告限期撤离,华国的北伐之心一望便知。
为了确保京师的安危,慈禧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华国海军强大不亚于洋人,慈禧不想英法联军攻打北京的情形再次出现,于是让淮军主力在顺天府(今北京市)、天津府一带驻防,严防华国从海上攻击京师。
三月底,驻防台湾的华军登船北调,立即惊动了清军的密探,消息很快传回北京。李鸿章在接到密报时大惊失色,立即找到了亲王衔的醇郡王奕譞(yi xuān)协商。
这么大的事,醇郡王不敢做主,他也没那个魄力处理这些事务,只能进宫向慈禧汇报。虽然华军的北伐是迟早的事,但他们同洋人一样,选择从海上进攻京师,依然让慈禧心态崩溃,这是擒贼擒王的节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