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悲催的忠殿军 (第2/2页)
吴天佑稍微思索一下,就点头同意。步兵配属的炮兵确实不宜过大,而且仅限于野战步兵炮,否则会严重限制部队的机动能力。而是应该多配备专门的炮兵师、炮兵旅配合陆战部队进行大型会战及攻城战。所以,步兵配属的炮兵旅人数被修订为2000人40门76mm口径以下的火炮。
至于步兵,则扩大“什”的编制,由原来的10人,改成10个士兵加正副什长共12人。每卒原来辖四“两”,改为每卒辖五“两”,于是每个步兵旅便扩成1千8百人。
这样一来,扬威军每个师为5个步兵旅加1个炮兵旅,人数1万2千人。
集团师是2个步兵师、1个重炮旅、1个骑兵旅、1个警卫旅约3万人。而近卫集团师是3个步兵师、1个炮兵师加2个骑兵旅、1个警卫旅约4万5千人。
左五军沿用旧制,不在整编范围内。
1863年3月,过完年没多久,处理苏福省常熟骆国忠叛变投敌事情后,李秀成带主力部队20几万人匆匆赶回到天京。
湘军此时的进攻部队,也升至6万余人,由上海、江苏提供给养,湖广提供兵员。正稳扎稳打,步步向天京城逼近。而忠王的20几万大军,新兵占了很大比例。真正的精锐不过三四万人。
但20几万大军到来,让天京本已紧张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苏福省及杭州幕僚府就算有再多的粮食,通过陆路运输也送不进去这么多。何况苏福省的粮食本就不富裕,而杭州的幕僚府此时却四处征伐,本身粮食消耗就极大,能够调剂的也不多了。
无奈,李秀成留来王陆顺德等在天京牵制清军。而自己亲率大军打算从安徽舒城、六安、英山、霍山一带疾趋湖北麻城,分兵攻取黄州、汉口,合攻武昌省城。然后攻荆州、取襄阳,与远征陕西的扶王陈德才军队联成一片。
如此,可以在湘军的后方狠狠地插上一刀,逼湘军撤兵。
李秀成的想法是好的,可惜他忘了吴天佑当时在天京反对重建西部防线时说的话。安徽安庆、庐州一带,经过敌我双方拉锯作战,民生凋零、人口锐减,不适合重新占领了。
4月初,李秀成率大军赶到六安州。此时正值青黄不接,根本没有粮食可购,忠殿军不得不考虑撤军。于是李秀成北上寿州,准备先收拾苗沛霖为英王报仇,然后再从寿州北上,破凤阳、下扬州,收集足够的粮草再返回天京。
谁知,寿州被叛徒苗沛霖祸害不轻,也正四处闹饥荒,忠殿军根本征集不到粮食。
此时,李秀成才警觉,明白当时吴天佑为什么反对重建西部防线。单单说吃饭问题就无法解决,其他还说个屁啊。现在,20万大军极度缺粮,李秀成必须在军队彻底断粮之前搞到粮食,否则就只能等死了。
李秀成再也顾不上收拾苗沛霖,急速行军,向凤阳杀去。一路上,为了维持军队的供给,李秀成甚至默许兵卒抢粮。但所得依然不够军队食用。
在北炉桥过洛水时,明知河水开始上涨,可时间不等人,忠殿军已经没有粮食等待洛水消退再过河了。李秀成只能强令过河。
悲催的是,在忠殿军强渡过程中,刚好赶上上游大水冲到北炉桥一带。20万忠殿军在饥饿、水淹双重打击之下死伤惨重,失去了进攻能力。
最后,李秀成带领忠殿军到泗州天长县一带休整、筹集粮草。此时,20万忠殿军仅剩5万不到,极为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