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韩氏夫妇 (第2/2页)
夫人慈爱至厚,其待非所生者过于己出。
呜呼!夫人内行高绝如此者,恐虽当世贤夫人少能偕者。
韩崔氏累封魏国夫人。
。。。。。。
自熙宁七年(1074年)秋起,韩章屡次上表请求致仕,均未获准。
同年十一月冬,韩崔氏先于韩章逝世,老爷子哀伤过度,病倒在床。
随后大部分时间身体都是时好时坏,还要完成最后一步的《安阳集》,更是加剧了老爷子病情。
直至熙宁八年(1075年)五月前,神宗皇帝为表恩宠韩家,老爷子被再度授为永兴军节度使,可惜因其病重,已不能就职。
这一次,汴京韩家全部家眷来到了安阳城的韩府内,听老爷子的最后的训示。
“...老夫一生历经三朝,亲身经历抵御西夏、庆历新政、嘉佑议和、新政改革等重要事件。”
“在朝中,虽不敢说毫无过错,但也算担得起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的名声!”
“至于牧守地方,也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勤政爱民、一日不敢懈怠。”
“可惜了如今大好形势,老夫竟然倒在了胜利的前夕,看不到那盛世之景...”
“呜呼哀哉啊——!”
老爷子握着韩师朴和韩明的手,不断感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走到了尽头。
“父亲!”
“祖父!”
“。。。。。。”
整个房间里,韩章一脉的子女都纷纷跪地痛哭,看着脸色突然红润起来的老爷子。
回光返照!!!
看着跪了一地的子孙后代,韩章郁结之气瞬间消散,轻抚胡须,仰天一阵大笑,极尽豪迈之气。
“谁都有寿归正寝的时候,你们和老夫就在这里分别吧。”
“大家都要好好活下去,代老夫和你们的母亲去看看那个新世界。”
“老夫是旧时代的残余,新时代没有能承载老夫的道路。”
“出发吧,老夫的孩子不应该倒在黎明的前夕,不要回首,时代在变迁...”
“属于你们的最好时代即将降临——!”
“大宋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老爷子振奋高呼的说完这段话,神色肉眼可见的消弭下去,身子软软的躺下,随后双眼逐渐光芒暗淡下来。
和自家老伴临走时一样,昏暗的房间似乎突然被铺上了一层光亮。
在光亮之中,一名中年美妇抱着三四岁的小女孩朝着自己招手。
“你们的母亲和小妹来接我了...”
韩章伸出自己的手,递向二人,最后重重一顿,手从空中落下......
熙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8月8日),韩章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
神宗皇帝听闻消息,在禁苑为他恸哭举哀,又辍朝三日,即日赐其家银三千两、绢三千匹,
并下诏允许韩章配享英宗庙庭,特赠尚书令,赐谥号“忠献”;随后发兵为其筑墓,亲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熙宁九年六月,在陈升之和一干老臣的集体倡议下,原本应该在徽宗时的追封提前来到。
神宗皇帝“追论章定策勋”,加赠韩章为魏郡王。
绍圣年间,开创大宋盛世的宋哲宗深感大宋立国以来的筚路蓝缕,随即仿照前汉、后汉以及前唐的麒麟阁、云台和凌烟阁,绘制图画。
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二十四名功臣图像于昭勋阁以示纪念和表扬,韩章位列其中。
后世在提及韩章之时,仍认为其是大宋时期的一位贤相。
《韩魏公集·序》亦称:“公历事三朝,辅策二朝,功存社稷,天下后世,儿童走卒,感慕其名。”
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对韩老爷子本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