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212章 彻夜长谈

第212章 彻夜长谈 (第2/2页)

“他大幅提升内务院工匠及受聘民工的薪酬。”

长皇子将倒三角形纸的两边分别撕开一块。

“内务院工匠、民工及其家属都从中获益良多。”

君主有些不悦:“那都是我给他们的。”

长皇子轻笑:“无论如何,这些举措让大家士气高涨,愿意为皇室世代效力。”

“在公私合营筹备证券交易市场时,朝廷中的权贵和勋臣们都因大人的改革而蒙受重大损失。”

见此情形,君主体察地平复了心情。

听说最近卫毅频频北行寄送信件,要求卫靖筹集资金用于祭祀仪式。显赫世家连祭祀祖先的资金都不足,想到这让人不禁宽慰些。长皇子再在倒三角两侧边缘处各撕去一小块,放于案上重新拼凑:

“提到此事,儿臣还想说一句关于妹妹的事。”

“她的作坊出产玻璃、香皂,从士人贵族手中获取了不少财富。”

“所得钱财没有被浪费,而是用于炼土产硝,开山挖矿,并付给劳工优厚薪酬。”

“内务院在购买物料和雇佣工人时也非常慷慨。”

“通过这些渠道,许多款项最后流入普通百姓手里。”

长皇子将撕碎的纸重新贴回后,倒三角逐渐变得像正三角一样稳固:“陛下,我们的江山基础正在变得更加牢固。”

“除此之外,推广翻车、精铁农具和引入优良作物也带来了巨大好处。”

“就像是用更坚固的材质建造房屋。”

“这是永世不可动摇的基础!”

君主仔细打量了一阵子,指着 问道:“那对梁柱如何处理?”

“他们恐怕恨之入骨。”

“若有人出面护短,士人们也会一并怨恨。”

“将来民愤沸腾时,他们就会反过来对付你。”

长皇子镇定回答:“其实,这些人追求的就是财富与荣耀。”

秦国商行先前困境在于——外出经商亏本经营,朝廷不断资助稳定局面。

但在装备上了精良武器之后,所需人员减少了。

交通便利加上水泥出现也缩短了时间成本。

先进工具增加了产出。

根据智者指点,商队也懂得哪些域外货物更有利润可赚。

君主默然良久,目光来回于书案上的图形与墙上地图之间。

想起某次讨论中的词汇“生,生产……”。“生产力”。

“正确!”君主深思后道。“生产力即利。”。

世间万物皆为利益而来,为利益而去。他提供足够的利,所以士人与民众欣然响应。

回想起来,部分将领如李真或蒙干等对这位智者怀有感恩之情。

甚至连北方重镇统帅的态度也模棱两可,从未与其发生公开冲突。

理清利害关系后,儿子的任务显得更加明确。对下属继续实行惠民措施;减轻税收和鼓励开垦荒地。培养工匠以提高劳动效率……

“我要让每位国民都有以一敌十的力量”,他说,“父亲需要建造更多的道路与大船。”

“如果武将渴望战斗,则给予足够机会让他们尽情发挥吧。”

面对广阔天地,何愁建功立业!

君主低声感叹:“庆幸有这样的人才啊。”

“您现在还想惩治智者吗?” 儿臣半开玩笑地说。

君主稍显窘迫:“他已是我女婿,我怎么会轻率行事。”

只是一句牢 话而已,不足挂齿。 长皇子想说: 无戏言,然而考虑到父亲可能面子上过不去,便收起了话头。

“您觉得我做的模型有趣吗?” “或许可以留在宫中供观赏用。”

君主随即联想到墨家不仅仅只会机械制造。“是啊”。对方爽快答应,并提起另一件事。

“父皇,儿臣写的文章您还没有过目呢。” 君主重新坐好聚神观看。

诸华一体,九地同治,文章如是说。“他们想要的是安逸与温饱,并非敌人。真正反对秦的是六国的残余势力”。

为满足己欲兴波澜而使苍生遭苦,便是逆天下之公意,应共除之。

君主回应:“废止故民与藩民区别?”

秦国有两套籍贯系统,老秦国民为旧民;原六国地域百姓是外籍,以及两者混血儿叫

再三交代,切勿提前告知任何人,即便亲人亦不例外。

李玉洁连连答应,并以各种方式表决心后,才让刘煜感到稍微安心了些。然而第二天消息便已外泄。

“你听说皇上打算让太子代理政务?”

饭桌上,的嘴张得几乎能塞下一颗鸡蛋,眼里满是惊讶之情。

“母后亲口说的,难道还会假不成?”

嬴紫萱满脸喜色:“万物皆有苦甜,尝过后才能识辨;道路或宽或险,走一遭方知 。”

“皇兄将肩负重任,这是磨砺成长的机会。”

“况且汤谷离京师并不远,若出现问题,陛下也能迅速应对。”

“夫君,你不高兴吗?”

回过神来,笑言道:“怎么会不高兴?”

“只是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令人有些恍惚。”

他和刘煜常常彻夜长谈,纵论时局,抒发理想,虽然饱经挫败、历经磨难,仍充满豪情壮志。但现在,这一切有了新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