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补贴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成了会所里唯一的男技师!
陈哲快速的坐到电脑前,然后又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一张表格。
他大学专业学的是计算机,写表格对他来说就跟吃饭一样简单。
王德好奇的凑了过来。
“兄弟,你写的是什么?”
“家电的促销优惠表。”
王德认真一看,眼睛瞪的比铜铃还大。
“兄弟,你不是开玩笑吗?优惠那么多?你的这个价格已经非常接近进货价了,这样卖出去的话,我们不止不赚钱,而且还会亏钱,因为我们要考虑中途的运营成本,你这不行,绝对不行!”
陈哲笑了一下。
“哥,你以为我卖的是家电吗?”
“你做的不就是家电促销表吗?你卖的不是家电是什么?”
“哈哈,这看起来是家电促销表,看起来以我们这个价格卖出去是会亏钱的,但实际上你看这里……”
“这是什么?补贴?”
“对,就是补贴,这个补贴我们不是以金钱的模式返回给他们,而是以我们超市的购物券。”
王德抓了抓头;“这样能行得通吗?我们超市时不时也会发一些购物券,这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
陈哲笑着摇头;“这次不一样,以往我们发的购物券价值比较低,通常在1~200块钱左右,可是这一次我们最少的补贴都有500,最高补贴有2000,价值如此高的购物券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可是……那咱们的家电就赚不到钱呀,你这相当于说把家电的利润再给他们,让他们来买东西,这个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可不是什么多此一举,哥,家电是属于更新换代比较快的电子产品,他们存放在我们仓库的时间越久,对我们来说就越不利,这时候我们不应该想着从它们身上赚钱,而是想着尽快把它们卖出去,我这个模式可以通过我们另外的小商品把钱再流回到我们口袋里,我们亏不了。”
陈哲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他想到了以前的一些历史案例,还有结合胡玲这段时间的做法。
胡玲说过,如果钱不流通起来,那么生意是做不起来的。
群众不买大件的东西,那是因为他们不敢花钱,对未来担忧,就算是加了工资给他们,他们也只会小心翼翼把钱起来用来抵抗未来的风险。
与之相反的是,小商品的销量变多,那就意味着他们爱贪小便宜了,爱贪小便宜并不是什么贬低人的话,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他们的物质欲望变低了。
他们寻求的是性能相同但是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
打个比方。
就比如汽车。
以前经济好的时候,大家都是追求牌子,品牌的溢价很高,大家也能接受。
可是现在,经济变得困难,大家手里的钱也不多,对品牌的渴望就不那么强了,把对品牌的追求,转变成了实际上的使用需求。
对此,那些大牌的汽车厂商是怎么做的呢?
一开始,他们很骄傲的自信自己的品牌魅力可以留住客户。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策略完全是错的,时代的经济周期是单一品牌不可违抗的,这些汽车大厂最后只能是乖乖降价。
家电其实也是一样,大牌的家电价格不低,光靠质量好这一点,其实现在已经很难留住客户了。
大厂价格5000块钱的冰箱,可以使用10年。
小厂价格2000的冰箱,可以使用8年。
8年和10年,其实对消费者来说差不多,他们更考虑的是手里的钱,而不是只是质量本身。
在这种环境之下,想要把5000块钱的冰箱卖出去,那就必须得降价,但是降价你又不能降的很低档。
什么大促销?
跳楼价。
这些词,其实是对大牌的侮辱,这会降低他们的比格,让人感觉到不够高端。
“补贴”这个词就不错。
在保留大牌面子的同时,还能给到人优惠,大牌厂家保住了面子,人民群众得到了优惠,他们这些中间商也可以把货卖出去。
一举三得。
为了让自己的这个方案更合理,也更有实践性。
陈哲选择了长河空调作为自己的实验点,他跟洛桂芳的关系好,在价格上面,只需要跟她知会一声就行。
而其他牌子的他暂时还没去沟通,因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他亲自来到了长河空调的门店。
换好衣服当起了一名销售。
看到陈哲换好衣服站在那里,旁边的两个销售就小声嘀咕了起来。
[陈总把销售想的太简单了吧?他真的以为空调卖不出去,是我们的问题吗?]
[我怎么知道?可能他们这些领导就是这样想的呗,其实我觉得,空调不好卖,谁来都一样,你说的再好,客户不掏钱,还是白搭。]
[说的对!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问题。]
两人在小声嘀咕,这时候店长走过来咳嗽了一声。
“你们去忙自己的事,别在这里偷懒。”
那两名销售吐了吐舌头,走开了。
店长走到陈哲的面前,把一杯水递给他,看着店里寥寥无几的几个人,店长尴尬一笑;“陈总,喝杯水吧,这段时间店里没什么人,大家都差不多,可能经济环境就是这样,您不用太焦虑。”
店长的意思是怕陈哲卖不出去会丢了面子,所以他先给陈哲一个台阶下。
陈哲接过水喝了一口笑了笑;“没事,我就过来看看,我也试一下做销售是什么感觉,你们不用有太大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