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 第140章 猜灯谜

第140章 猜灯谜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病秧子,竟成了大明帝师!

中秋佳节,帝城不夜,月圆赏灯之会,百姓杂陈。

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故此称为“灯谜”。

猜灯谜是古来一直流传的一项趣味活动。

正月十五,八月十五,每逢赏灯之时,都会在民间自发举办。

而出灯谜也是一项技术活。

其一,单纯的个别词汇解释,或者是知识问答,算不得灯谜。

例如,人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若将“山水甲天下”作为谜题,猜一地名,很快便会得到“桂林”二字谜底。

这种谜题,纯粹是知识性的谜题,算不得灯谜。

其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作为答案。除非已经标出“露春格”或“露秋格”二字,否则谜底,谜面不能相犯。

其三,便是越朗朗上口,平仄押韵越好,亦是去作诗、做对联的工整之意。

苏策一行人到了猜灯谜的小贩摊子前面后。

发现早已是人挤人,肩撞肩。

拉着孩子的,新婚小夫妇,一家数口哥哥带弟弟,姐姐拉妹妹的,人头攒动,极为热闹。

囡囡坐在阿娘的肩头上,伸着脖子往里张望。

发现猜灯谜的花灯比自己放的要好看多了。

不止有画着小动物的各色普通花灯。

还有题着毛笔字,画着文雅的鱼虫,更大的花灯。

那货郎戴着一顶灰色瓜皮小帽,上身着灰色短衫,粗布裤子上还系着挑条围裙。

正手执炭笔,照猫画虎的学着往花灯上画画。

这些货郎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好手。

南来北往久了,也多了几分本事和手艺。

自然懂得吆喝来人多好叫卖的道理。

他一边描花,一边喝道:

“路过的各位大哥大姐,大叔大婶们,都来瞧一瞧看一看。”

“一盏你不亏,两盏我不赚,十盏八盏灯谜看,总有猜中把银赚!”

随着叫卖声吆喝,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并且显然比周遭的灯谜摊子人也更多。

小贩见人多,吆喝的更起劲。

苏策对朱厚照说道:

“这商贩倒还挺有意思,不妨就去他那里瞧瞧吧。”

朱厚照兴致勃勃,摩拳擦掌。

“灯谜不过小儿科罢了,本公子出马,必然是手到擒来。”

“我瞧瞧,我瞧瞧。”

“周围几家,就属他家猜中的奖赏多,你瞧那招牌上贴的,足足百两银子,就他了!”

若猜中灯谜之后,没有足够高的奖赏,肯定人就少了

小贩肯下本,才能吸引更多人花银子参与。

相应的,参与这样的灯谜花费也更高一些。

“几位公子,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不妨来小的这出个灯谜?”

寻常灯谜,自然是用过了。

想出点新的,货郎一个人肯定不够,还是得靠这些读书人。

见苏策等人均是儒生打扮,心思活络的小货郎忙不迭的上前说道:

“出了灯谜,小的免费让诸位参与如何?”

“月下才子猜灯,来岁必然高中呐!”

货郎嘴巴利索,说起俏皮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杨慎颇为感兴趣,驻足道:

“那在下便献丑,出个灯谜。”

“不过比不得我身边的那几位公子,论学识他们都不比我差。”

囡囡骄傲的一叉腰,说道:

“没错,是我!”

囡囡他娘急忙羞愧的捂上她的小嘴,生怕自家傻闺女再出丑。

不过,古灵精怪的囡囡却逗得众人一片大笑,也吸引来了更多的过路人。

小贩欣喜道:

“小妹妹一看就聪慧,长大了必然是饱读诗书,做个才女呢。”

苏策提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