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高考满分,只不过是个开始而已 > 第343章 大学第一章 课

第343章 大学第一章 课 (第2/2页)

朱正明老师微笑着点头,抬手示意叶辰坐下,而后转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下“华夏起源”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咱们先从华夏民族的起源说起,这是一切历史的开端,也是解开诸多谜团的钥匙,叶辰对三皇五帝的传说有自己的见解,能跟大家大家分享一二吗?”

叶辰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开口道:“老师,传说背后必有其真实的历史根基,比如黄帝大战蚩尤,这看似神话的故事,是否蕴含着远古部落间为争夺生存资源而爆发冲突的影子?而且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这些传说为华夏民族塑造了最初的精神内核,像黄帝所代表的坚韧、智慧与领导力,成为后世子孙代代相传的品质。”

朱正明老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叶辰说得很在理,三皇五帝的传说确实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源头,它承载着先民们对祖先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历史研究角度,虽然目前尚未有确凿的考古证据能完全还原当时的场景,但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解读,以及各地不断发掘出的史前遗址,我们能窥探到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就如良渚古城遗址,其复杂的水利工程、精美的玉器,无不彰显着当时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与工艺水平,这或许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课程的深入,话题逐渐转向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百家争鸣、思想激荡的黄金时代,朱正明老师激情澎湃地讲述着:“此时期,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儒家倡导‘仁政’、‘礼治’,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欲以道德感化世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老子、庄子看透世事繁华,追求内心宁静;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商鞅、韩非为乱世开出一剂猛药,叶辰,若你身处那个时代,会倾向于哪家学说呢?”

叶辰托腮沉思,来不及无语为什么一直提问自己,还是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片刻后回答:“老师,这实在是个艰难的抉择,若是从治国平天下角度,儒家的‘仁政’理念能凝聚民心,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推行起来需时日,且易受乱世权谋干扰;道家的‘无为’看似消极,实则蕴含顺应自然、不折腾的智慧,可在动荡局势下,又显得有些无力;法家的严苛律法能迅速强国,却可能牺牲百姓的部分自由与权益,我想,若是我,可能会取三家之长,以儒家思想为根本,用道家智慧调和,佐以法家制度保障,在乱世中寻求一条平衡发展之路。”

同学们听后不禁鼓掌叫好,朱正明老师亦是频频点头:“叶辰这一番见解,颇有融会贯通之意,在历史长河中,诸多王朝的兴衰也印证了单一学说的局限性,汉朝初期,统治者汲取秦亡教训,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让百姓得以喘息,国家恢复元气;汉武帝时,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统一全国思想,巩固统治;而历代律法制定,又多有法家精神的渗透。可见,历史是一面镜子,各代统治者都懂得从中汲取经验。”

讲到汉朝,自然绕不开丝绸之路。朱正明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之路,其意义深远非凡,叶辰,你觉得丝绸之路对华夏历史的影响主要体到现在哪些方面呢?”

叶辰眼中放光,兴奋地说:“老师,丝绸之路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从经济上看,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远销海外,让我缓一下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