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朱元璋的三大遗憾 (第2/2页)
台桌上还有五十多副免死金牌,而大殿中的功臣还有百十号人,大部分人都自以为有资格拿到护身符,正翘首企盼等着念到自己名字,突出变故,难免要窃窃私语。
朱元璋一直沉默不语,放任满堂子的功臣们在下面发泄不满。
直到大家议论得差不多了,才冷笑一声,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争着想要皇家的免死金牌,意图永享万世荣华富贵,本在情理之中,毕竟跟着朕东征西伐,九死一生过来的,活着已属不易,如今天下归我大明,是该大家享福的时候。但朕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元朝真的已经灭亡了吗?朕刚在独自坐在这里想了半天,突然茅塞顿开,元朝并没有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去称王称霸,而且他们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夺回失去的天堂。朕现在坐在龙庭中,要向朕的所有子民宣告,朕心里尚有三大遗憾之事,且为此深感羞辱,需要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去努力完成。在此之前,不论是谁,不管有多大的功劳,还是休谈免死两字。“
朱元璋此话一出,下面纷纷扰扰的臣子们马上不敢作声了,原来一统天下、万岁无疆的朱皇帝心里还有屈辱之事藏着,这可不是玩的!君辱臣死呀!皇帝的憾事未解决,满堂臣子都有罪。
现在朱皇帝的意图很明显了,他是要把剩下的五十四副“丹书铁卷”赏给那些替他解决三大遗憾的能人。堂下一众大臣哪里还敢马虎?皇帝的遗憾必须洗耳恭听,说不定自己碰巧能解决皇帝的三大遗憾,既替皇家分忧,也为自己和子孙后代挣来免死金牌,两全其美,功莫大焉。
朱元璋接下去说道:“朕的第一遗憾,是没有能降服元朝大将王保保,此人为蒙元万人敬佩的大英雄,顶天立地,百折不饶,真乃天下奇男子,令人敬佩万分,朕只有将他降服,为我大明所用,才算真正臣服了所有蒙古人。第二件憾事是元顺帝死后,他的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偏安漠北,了无音讯,不知下落。元太子是元朝名正言顺的皇帝,朕的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鼾睡?要是朕的身边还有一位皇帝存在,怎么能说我大明代元而起呢?朕的皇帝之号不能和人分享。朕的第三件憾事是没有得到元顺帝手里的传国玉玺。此宝传世华夏正统两千年,现在落到鞑虏手里,九泉之下,愧见华夏先祖。只有真命天子才配拥有,没有传国玉玺的皇帝就是草头王,朕不想做草头王。“
朱元璋的话是说给没有拿到免死金牌的大臣听的,让他们能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可是那些已经拿了免死金牌的功勋之臣听了后,脸面上首先挂不住。
皇帝还有憾事未了,做臣子的就急于想着保住身后一万年的荣华富贵,情何以堪?
徐达首先跳出来,说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请陛下收回臣下的免死金牌。臣听说王保保现在退守在甘肃的沈儿峪,臣愿意亲率十万精锐北伐甘肃,一定把王保保擒获,送到陛下面前。了却陛下的心中第一憾事。”
徐达话音才落,身后的常遇春也按捺不住了,上前说道:“请陛下也给臣下一旅人马,跟随徐大将军一同北上,臣不是夸海口,不用一年时间,一定把元顺帝的太子的人头带到京城来,了却陛下的第二桩憾事。”
朱元璋非常满意,点头说道:“有朕的两位爱将出马,看来朕的前两桩憾事可以无忧了。只是朕还有第三桩憾事,就是被元朝皇帝掠走、据为私有的传国玉玺尚在鞑虏手里,不知今日堂下还有哪位大臣可以替朕分忧?”
朱元璋的话令徐达和常遇春颇感意外。
徐达满脸疑惑,问道:“传国玉玺乃皇帝诏令天下的凭证,天下臣民只有看到盖着玉玺的诏令,才敢相信这是圣神不可侵犯的圣旨,故而玉玺寸步不离皇帝左右。元顺帝死后,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传国玉玺自然就从传到爱猷识理达腊手里,只要能擒获爱猷识理达腊,何愁得不到传国玉玺呢?陛下多虑了吧?”
朱元璋连连摇头,说道:“徐爱卿的判断完全错误。朕要的传国玉玺并不在元顺帝的太子手里,而是被他带进了坟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