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遗梦南国 > 第67章 言人人殊朝堂鼎沸 一吟一倾周府沉寂

第67章 言人人殊朝堂鼎沸 一吟一倾周府沉寂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遗梦南国!

却说内朝上,人人心里都有了定数,那就是支持建安王的建议,有人挑这个大梁了,直接抱着大腿多舒服。

可是皇帝好像仍旧没有完全满足,朝下面寻了寻,终于把目光定在了后排萧辰的身上。

“萧侍郎?”

萧辰正想着二番的事,听皇帝叫自己便猛地挺了挺身子。

“臣在。”

“适才建安王所言,你可有不同谏言啊?”

“额......”

“回陛下,建安王深谙兵法之道,萧辰未曾习读兵书,所以军国大事,臣不敢轻言。”

萧辰话音刚落,堂上便泛起一波喧嚣来。

小太子立在一旁皱了皱眉,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

“不过呢......”

“臣倒是几句谏言,还请陛下考虑。”

“哦?你且说来。”

“我记得开国元勋说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

众人听后大多是不耐烦的朝萧辰看着,等着他出丑。

“意思是没有实地探访,就不应该妄下结论。”

“呵呵呵,这么说,萧侍郎倒是有实地探访了?”

吏部尚书王柬侧身冷笑道。

“王尚书先别急,听我细细说来。”

萧辰走出人群,来到了大堂正中央,拱手行礼。

“记得去年春夏之交,七殿下和我奉命巡查西部州郡土地民情。”

“我从统计的卷册里对西部边关有些了解,之前也曾读过几本关于西部藩国的书册。”

“先说这党项、土谷浑二藩,他们自古便以游猎为生,精于骑射,善用马刀。”

“如果和他们形成对峙,那么相比之下我们机动性差,同兵种相对之时我们一定吃亏。”

“再说绳州地界,那是蜀地西北侧的门户,想必大家都知道,蜀汉诸葛先生得以在蜀地经营多年,其中自然环境帮了很大的忙。”

“蜀地多高山峡谷,乃是易守难攻之地。”

“哦对了,袁尚书应该比我更加了解那里的地理民情,对吧?”

萧辰朝袁昂微笑着示意。

袁昂看了看他,优雅而不失礼貌的点了点头。

“因此,绳州之地,我们可弃之不守。”

“什么?”

“这是何道理!”

众人议论纷纷,对着萧辰指指点点。

“萧辰,你出此策,可想过我边疆百姓安危?”

建安王终于忍不住了,对着萧辰呵斥道。

“悖逆之徒!边疆战事乃国家安定之本,还轮不到你在这大放厥词!”

马灵馥恨得牙直痒痒,跺着脚骂着。

没想到萧辰却笑了笑。

“陛下,那我......还继续说吗?”

皇帝脸色也有些发白,稍作迟疑后又朝着萧辰微微的点了点头。

“诸位臣工稍安,我还没有说最要紧的。”

“二藩侵扰,无非是抢掠财物和人口。”

“从各州人口典册来看,西北边关人口稀疏,至于绳州之地,全州不过千户,且人口分布极其分散,即便是让他们放开了抢,也得不到什么东西。”

“可我们若是派遣大军与其对峙,那么后方给养、运输所用的人力财力,耗费就会非常巨大。”

“要是这么算下来,为了保护那些零散分布的百姓,的确有些不值了。”

孙庆绪在一旁冷笑了一声:“呵呵,萧侍郎所言自有道理,只是我等听了半天,亦未能得出什么退兵之策。”

“纸上谈兵,实乃人所不耻也!”

“孙中丞说的没错,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是退兵之策。”

“适才说二藩之兵,多半是受索虏指使,或是威逼,或是利诱,如此看来他们定会摇摆不定;加之骑兵若要进入险山幽谷,必会弃马而行,最后抢得的物资和失去的战马辎重相比,乃是得不偿失。这笔账,不用我们算,他们自己也拎得清。”

“如此稍有时日,二藩必会退缩,最多在边境处做做样子给索虏看罢了。”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出消息,就说朝廷要大举发兵西北,攻打二番,同时以小股部伍大造声势,让二藩以为南国要出重兵守土,如此一来,他们定不敢轻举妄动。”

“如若二藩仍旧坚持,就按建安王所言,让西部鄱阳王和始兴王率大军主攻索虏。”

“从形势上看,北徐比西北边关还要紧迫。”

“故而只要一战退敌,定能安定西北,至于那二藩,便可不战自退了。”

“若依萧侍郎所言,你有几成胜算?”

皇帝欠了欠身,脸上仍旧带着些疑惑。

“回陛下,胜算能有多大,要看我南国步骑战力如何了。”

“当然,更要看朝廷破敌的决心有多大!”

“大胆!”

孙庆绪上前呵斥道。

“竟敢忤逆圣主!”

皇帝听后朝孙庆绪摆了摆手示意,孙庆绪咬牙切齿,只得退回了原位不说。

“怀文,你意下如何?”

只见韦怀文满脸思绪,捋了捋胡须。

“回陛下,听萧侍郎所言,老臣无甚疑虑。”

“只不过一旦西北发生战事,这辎重补给,尚无着落,老臣担心,若是给养不足,恐怕会失了战机。”

众人皆点头赞同,只见皇帝捋了捋胡须,看了看他。

“你既为丹阳尹,守着丹阳仓近二十万斛粟米,还有何忧虑呢。”

“就由你丹阳水军,载以千里船押送粮草辎重吧!”

“臣......遵旨!”

“陛下!”

袁昂挺身拱手。

“军国大事,一兵一卒亦当慎重。”

“萧辰所言虽有些道理,可终究置我绳州百姓于不顾,况且若以天险御敌,胜算实难把握。”

“臣恳请陛下,定要三思啊!”

袁昂说着,跪地叩首。

建安王、孙庆绪、王柬、王迁、冯巨基、王神念等人也跟着跪地附议。

徐修仁、蔡景节、傅茂远、刘之遴、夏侯世龙等人跪坐在两侧,无人言语。

皇帝见状不由得点了点头,稍作思量。

当此之时,要是彦达在堂就好了。

客观来说,萧辰的谏言旨在出其不意,抓的是主要矛盾,此策如果成了,将在短期内平复战乱,并可省去不必要的耗费,只不过一切都是逻辑和理论的支撑,显得空洞。

反观建安王的提议,虽然思路普通,但是很稳妥,既能安抚边关民心,又能一步一个脚印,但最终支撑他计策的是朝廷府库。

看来还需再做考虑才行。

“江山和子民皆我南国根基,诸位所言,朕定会慎重考虑,今日朝议便到此吧!”

“臣等恭送陛下!”

众人跪地行礼。

如此,喜儿扶着皇帝走出了内朝。

头顶虽暖阳高照,可肩舆底下却裹挟着阵阵冷风。

“早春蚀阳暖,裘袍畏庭寒......”

皇帝不由得唱出一句短诗。

“陛下,咱们要回明正堂吗?”

喜儿听出了皇帝心思,低声问了句。

“罢了,起驾南阁。”

“是!”

萧辰自己走出内朝,放眼望去也是漫无目的。

说成是因为嬛儿要做和亲公主也好,还是自己的建议没受到采用也罢,毕竟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情,虽然算不上一心为了南国,但终究是不愧对自己了。

“郎君留步。”

身后有人轻声唤道。

萧辰回过头,原来是徐修仁和一位年轻人。

“徐令有礼了。”

萧辰低头拱手。

“郎君在朝堂之上所言,我再三思量,实乃兵出奇计也。”

“不过朝中人心尚未聚拢,有相左之言亦在情理之中,还望郎君莫要在意啊。”

“呵呵呵,徐令不必宽慰我了。”

“既然是谏言,总有不同意见,这个我懂。”

“对了,我来引荐一下。”

“这位是中书郎刘孝孺。”

“这位就是你所仰慕那位萧侍郎。”

“萧侍郎盛名远扬,孝孺钦佩不已。我们虽同朝为官,但一直没有机会结识,今得徐令引荐,乃孝孺三生之幸也!”

刘孝儒朝着萧辰深深作揖。

萧辰见那位年轻人年岁和自己差不多,长相却比自己清朗了许多。

这倒是没处说理了,早在萧辰上大学的时候,长相就是三十多岁,可入学年龄才十八,这么多年下来,也习惯了。

“哦,不敢不敢。”

萧辰搀了搀刘孝儒的胳膊。

“萧某身无尺寸之功,只是生了一张肆无忌惮的嘴,让刘郎君见笑了。”

“呵呵呵,侍郎就不要谦虚了。”

徐修仁拍了拍他的肩膀。

“郎君若不嫌弃,今日与我等同饮一杯如何?”

“哦?这不像你啊,堂堂中书令,怎么还有吃酒闲谈的喜好了!”

“哎!郎君莫要打趣我了。”

“萧侍郎有所不知,周舍人近日已恢复了许多。”

刘孝儒接过话茬。

“今日徐令代周舍人请侍郎到其府上做客,以谢搭救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