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三国:征战汉末 > 第132章 染血的洛阳(七)

第132章 染血的洛阳(七)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三国:征战汉末!

嘭!

曹操一脚踢翻面前的几案,对着手下文武咆哮:“我麾下贤士数百,良将千员,却没人能给我一个合理的方案吗?要你们何用!”

下首的文武们默无作声,默默承受着来自曹操的怒火。

这不能怪曹操发这么大脾气,春汛来袭,平阴城已经没了,眼瞅着河水就要到洛阳了。曹操真的救人也不是,不救人也不是。

平阴能剩下来的百姓总共也就数千,犯不上为此大动干戈。况且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现在洛阳的伤寒还没解决,再放灾民进来必然雪上加霜。

可不救的话名声也就完了,要是这些人跑到其他地方一宣扬,很影响他未来的治理。

其实应对眼下的局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弃平阴,直接将那些灾民灭口。曹操不清楚这一点吗?他当然清楚。可这种话他不能说出口,必须有个以后能背锅的人。

问题是能想到灭口的人同样明白这种话不能轻易说,现在局势不明,哪方势力能最终问鼎还不清楚,遗臭万年不是不可能。

曹操有点想念程昱,程昱就没有道德方面的顾忌,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优先。

可现在程昱不在,无奈之下,曹操只能将目光定格在荀谌身上。

荀谌见状一阵头大,这种事是能随便说的吗?说出去荀家积累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不过看到曹操那副神色,不说些什么肯定是不行的。于是荀谌想了想说道:“主公,我们可以在城西北设营,我们以粮草不足为由,不放他们入城即可。”

这可不是一个好计策,一旦实施,对于百姓来说不过是多活两天少活两天的问题。但这个计策能解决曹操的问题,洛阳没有粮食,难民唯一能去的地方只有就近的谷城县和河南县,到时候曹操的问题就成了刘辩的问题。

壁虎断尾,壮士断腕。

曹操解决不了天下人的问题,至少目前解决不了。该下狠手的时候下狠手他还是清楚的。

“谁来负责此事?”曹操目光如炬,希望有个冤大头站出来牺牲自己。

可这个冤大头依旧没人愿意当,不是没人愿意为曹操效死,关键是办了这件事以后,活着还不如去死。

曹操也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关键时刻也只能拿自己兄弟来挡枪了。

他的目光移向了夏侯惇,夏侯惇可是和曹操从小一起光屁股玩儿到大的,自然明白大哥是什么意思,只得准备起身应下此事。

可就在这时候,陈群忽然说道:“主公,满朝文武皆应为大汉子民出力,为何一定要主公您麾下属官前去?”

陈群的话一说完,不少人脸上都变了颜色。陈群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这种耗费名声的事就交给那些只吃饭不干活的朝廷官员就好,没必要脏了自己的手。

很多人都知道这么做对曹操有利,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陈群的做法已经不是上官委任难题这么简单了,而是实打实的政治倾轧。

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就将脏活交给其他派系,他曹操想干什么?洛阳没有皇帝了,就轮到他曹操说了算吗?

其实洛阳就是曹操说了算,可很多人都看不起曹操,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曹操的身份原因。要是曹操不叫曹操,而是叫夏侯操,那看得起他的人就多了。

第二则是曹操的志向。他一心想要匡扶汉室,这就给了那些人一个错觉,他们认为曹操是可以凭借家室和背景欺压的,曹操会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中和他们博弈,曹操也会遵守这个规则。

长久的官宦生涯让在洛阳为官的很多人自命高人一等,他们这些高雅的文人不屑于和粗鄙的武夫为伍。

可惜他们不知道曹操不是粗鄙的武夫,他更喜欢成为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服从者。

“长文觉得何人可当此任?”曹操垂下了眼帘,他不想让手下人看到自己的野心。

陈群是什么人,马上就抛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主公,您觉得王子服如何?”

曹操心中一动,这确实是个好人选,王子服可以说是他的心头大患了。

王子服这个人和他差不多,都是心系大汉的人。但不提王子服三天两头提议另立新皇这件事,单单他的身份就很让人头疼。

说起来王子服的起点可不低,甚至和王弋一样,初登场就是秩比两千石的北军五校尉之一越骑校尉。后来因为功勋升了官,做到了大汉的偏将军。由于不认同刘辩的合法性,便留在了洛阳。

大汉的偏将军和三国时的阿猫阿狗可不一样,当时一个杂号将军都能领兵数万,何况是偏将军。

就是这么一个纯粹的武将,却和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关系极好,明里暗里针对曹操。如果能借这个机会将他的名声搞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有一点曹操非常担忧,王子服是个武将,如果他组织起难民反抗自己,那就更麻烦了。

于是他问道:“若王子服煽动难民叛乱将如何?”

“主公,这不是正好吗?”陈群低笑道:“既然王子服煽动难民叛乱,那城中必有内应……”

曹操了然,陈群的计策完完全全就是一场政治倾轧和肃反行动,难民只是个借口,处理掉那些不服从自己的人才是陈群真正想要做的。

“既然如此,传我手令……”

“不可!”

曹操还未说完就被人打断,只听那人说道:“王子服如今并非将军,大将军令名不正言不顺,还是从那里下旨比较好。”

说话的是桥瑁,那里则是皇宫。

曹操闻言心中一沉,假传圣旨会对以后行事非常方便,很多事都能直接绕过黄宛那几个三公。可一旦开了这个头,他曹孟德可就是和董卓成为一路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