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粮仓是空的 (第2/2页)
说罢迅速低着头装死。
其余人也都用悄悄地余光瞟他。
穆铮都要被气笑了,好一个陆则,一句话直接将矛头转向自己。
轻咳一声,“我什么时候说要登基了?”
众人纷纷看向陆则,这话是他说的。
陆则似乎就在等穆铮问他,淡定地开口道:“大王,你忘了咱们进京那一日的场景了。”
他这么一说,众人心中同时想起一句话,“白雪落王头。”
“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大王您一样可以。”
“当时的场景咱们可都看到了,大王,这可是天意。”陆则又加了一句。
看穆铮还有些犹豫,几人对视一眼,同时跪下道:“请大王顺应天命,登基为帝。”
门外近卫听到动静也跟着呼应:“请大王登基为帝。”
穆铮垂眸良久,最终只吐露一句:“都起来。”
青松不情愿地说道:“大王……您”
“先起来。”穆铮又说了一遍。
众人只能先起身。
穆铮道:“眼下最重要的是粮仓,旁的……日后再议。”
陆则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大王,我要说的就是粮仓之事。”
“天下粮仓唯有皇帝才有资格调动。”
青松一语道破:“可问题是两大粮仓都是空的。”
“天下并非只有平川跟平原两个粮仓。”
“鸠城的秀丽粮仓一向鲜为人知,但米粮数量不在两大粮仓之下。”
鸠城城防令早在一月前就被换成了自己人,这事是陆则一手负责的,所以秀丽粮仓他最清楚不过。
陆则接着道:“大王,鸠城虽在我们手中,但私自开仓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随后眼神示意其他人接上。
陈晓初顶着众人的期待开口说:“大王,粮草也没有多少了,最多能坚持一个月。”
穆铮很快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时局未定,皇帝虽然离京却未曾退位,他若是真的登基为帝,那就坐实了造反的名头了,难免受后人诟病。
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在此时黄袍加身。
崔路道:“大王,京城百姓数万人,仅凭北境的那点粮草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饿死吧。”
鸠城的秀丽粮仓是他们的最后的指望,却仍然只能解一时之困。
天下百姓无数,就算将秀丽的所有粮食都拿出也不够分。
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陆则道:“大渊粮仓重在江南……”
而皇帝就在江南。
唯有建立新朝,才能与之分庭抗礼,然后尽得天下。
这个道理他明白,穆铮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