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树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那一本正经的闺蜜是个bi!
我是知道三毛的结局的。
但我一开始喜欢这首诗的时候,并不知道它是三毛写的。
我喜欢这首诗带给我的,这种温暖的感觉,这种缓缓道来、细水长流的感觉。
就像当初喜欢上席慕容写的诗一样。
所以,大概,我喜欢上某种东西的原因,跟人无关,而跟它带给我的感觉有关。
席慕容也写过一首关于树的诗。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 ——
年轻风华正茂的时候,总是对爱情充满幻想,喜欢用一些诗词和歌词来表达内心最柔软的情绪。
我觉得诗歌很适合年轻人,尤其是没怎么经历过苦难的年轻人。
他们还愿意用甜美的文字、腻歪的语调、轻快的旋律来表达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感悟。
就算一点儿也不深刻,就算陈词滥调,就算充满偏见,他们年轻,他们有活力,因此看起来,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明亮、干净、有希望。
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人们是不是都会怀念过去?
我觉得,人们不一定是都怀念过去的,但,青春一词,确实能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那个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纪里,似乎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即使是白日做梦,也做得极其浩荡。
我也喜欢那种浩荡带给我的感觉。
闭上眼,就好像真的置身在白云之上,彩虹之湾,我坐在金色的马车之上,追逐着金灿灿的太阳。
Nothing is impossible.
双重否定带来的肯定,比单单的肯定,要更振奋人心。
这话是素素说的,我也十分认同。
这些日子里,我开始回顾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喜欢过的东西,然后和素素一起讨论了一下。
素素说我那时候就挺傻的。
我还有些不服,说我的同学都说我挺深刻的,因为我在qq空间里发表的说说,都是一些他们没能想到的语言总结。
我还翻出那时候的说说给素素看,用来论证我的观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