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吐蕃的生意往来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为君,为帝,为天?!
实际上,不得不说,晋国军队进入国境之后,表现得极为克制与自律,真可谓是秋毫无犯啊!他们严守军纪,未曾侵犯一寸吐蕃的领土主权,这一点着实令人钦佩。然而,话又说回来,既然贵国主动邀请我国军队前来相助,那么于情于理,是否也应当准许我方人员与贵方开展贸易往来呢?毕竟,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才是长久之道嘛。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兜售各类稀奇物品的客商纷至沓来。这些客商所带来的可远不止那些罕见的珍奇物件,更有着五花八门的话本子。
这些话本子或讲述着浪漫爱情故事,或描绘着惊险刺激的冒险历程,让人读罢不禁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此外,还有关于晋国风土人情的详细介绍,从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而最引人瞩目的,则要数晋国那令人艳羡的富庶景象了。
更为有趣的是,通过这些客商的描述,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在晋国,和尚竟不再像其他地方那样享有特殊的权利待遇。在那里,和尚与普通民众别无二致,都需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规,各家各户也无需再专门供养和尚。
人们只需向国家缴纳适量的赋税,其余的财产便皆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支配使用。
每家每户只要肯干,各个都衣食富足,这样的生活简直是天堂啊,甚至还有西突厥的人现身说法,讲说他们部落组织全民公投,加入晋国,本来以外只是个闹剧,没想到晋国真的接管了,还给他们发米发粮,发农具,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种地、养殖。
有出色的人还会被挑走,听说是去了什么国有的养殖中心,在那些地方他们挣得还要更多,而且国家包吃包住。
这样的说法瞬间说动了很多原本就不想要供养和尚的人,如今整个吐蕃也是人心浮动,似乎随时都会陷入混乱。
就在此时,吐蕃可谓内忧外患。一方面,来自天竺的强大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钱粮短缺更是雪上加霜,令整个国家陷入困境。然而,幸运的是,在国师门哈南拉“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竭力周旋下,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
他们竟用位于边境处那一小块极为贫瘠且布满巨石与山脉的土地,成功地从晋国换取到了大量急需的钱粮。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在完成这笔交易之前,吐蕃方面甚至驱赶了许多原本居住在此地的民众,以确保这片土地能够顺利移交出去。
谁能想到,晋国居然会同意这般明显亏本的买卖?消息一经传出,各方都惊诧不已。不久之后,从那块土地所在之处不断传来各种声响,据说竟是有人在修路!显然,晋国已经开始着手对这块新得之地进行开发利用。
就连宣北笙自己都未曾料到,这吐蕃国主竟如此爽快地将进入吐蕃境内最为险要的一块土地拱手相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她当机立断,迅速调集大批人力物力,全力以赴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开辟出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毕竟,这条道路一旦修成,不仅意味着通往吐蕃的通道被彻底打通,更重要的是,万一前线战事有变,后方的支援力量便能通过此路迅速抵达,从而及时给予援助。
而且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小小的土地上,不知道为什么会冒出来那么多的人口,如今大多数也已经移民到了西川道的平原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