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张树声慧眼识明主,王元德行善得良助(四) (第2/2页)
几人既定了行事方向,便决定等张树声病好,就动身去追赶王干。张树声心情好了,胃口大开,竟然吃了两碗稀饭。五天以后,他终于痊愈。他把人全部召集起来,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大家都一致同意。
张树生看着自己的兄弟从江苏出发时的36个人。到现在只剩了23个。他一仰头,把手一挥,大声道:“我们走。”
且不说张树声去追赶王干,我们先看王干在干什么。那位说了又去管闲事呗,很对。王干现在的心情也是阴转晴,特别是又来了个活宝桂大侠,众人说说笑笑,走了五天便到了兴安府,在兴安府却一点也不安稳。
前阵子,一场罕见的冰雹雨,竟然砸垮了好多房屋。看到满街的难民,王干微微有些心痛。孟凡香也觉得他们可怜,便提议救济灾民。关氏兄弟和严凤英也都是难民出身,更是踊跃,王干笑道:“行,不过今天晚上得有人去借米。”
“借米?”关氏兄弟一脸的疑惑。王干笑道:“那你拿什么去救济他们?给钱他们能买到米吗?给米粮才是最实际的。”
二人恍然大悟,道:“桂大侠带我们兄弟二人去借就行了,这一带想必桂大侠比较熟悉吧?”
桂涵嘿嘿一笑,道:“你们兄弟俩对老哥我的底细还摸得比较清楚。不过我有五六年不在此地玩儿了,还得先打听一下。”
王干听了,说道:“不忙,我们先住下,兴安府有丐帮的香堂,让他们来帮忙吧。”众人齐声应了。
丐帮兴安府香堂的堂主姓安,叫安玉亮,是王宁在甘肃战胜了马帮之后才任命的,香堂势力范围很大。安玉亮早就接到了王天成的传书,要想办法留住王干,在兴安府多待几天,他正犯愁用什么办法留人呢。一听王干要赈灾,正中下怀,便详细地向王干他们介绍了兴安府的情况。
桂涵仔细地分析一下,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定下了几个地方,王干又帮他做了个详细的计划,这计划是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所以安玉亮又帮王干他们在城内租了一处民房。是他们安家的祖宅,也是一座临街的院落,很久已没人住了,只有一对老人在里边打扫而已。
王干又问了府衙的情况,安玉亮道:“这知府大人是个混球,叫常亮。这样的事他是不会上报上司的,今秋的赋税一点也没减,府库的粮食堆成山呢。倒是有个捕头是女的,她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女捕头?”王干一愣,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他脑海里一闪,却又没有抓住。“她都做了些什么?”
“说来也可笑。这捕头上任没几个月,却帮助知府大人,破了好几桩大案,深得知府信任。她上个月找了几家大户的麻烦,抓了他们几个人。却又让他们拿粮赎人,而这粮食都救济了灾民。只是她找的那些借口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什么私设公堂,什么刑讯逼供了,五花八门儿的,在以前,这些事都是没人管的。”
“哦,那倒是新鲜。”我敢随口应着。
从第二天起,桂寒他们便开始了行动。王干也在街上设了摊位儿收买粮食赈灾,并且标出了买价,都是平价。这在当前市面上根本就不可能买得到。
他还在两边的墙上贴了告示,号召那些大户把粮食卖给他。许多的路人看了告示都不禁失笑,天下竟还有这样的傻瓜,谁会卖米给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