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动了歪心思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皇兄宋仁宗!
张亢视赵允初为王室、更是知己,便直言不讳:“其一,指挥权分散,如每路统兵官多人,权均势敌,不相统制;其二,兵力过度分散,常常以寡敌众;其三,主将与军队经常互相调换,上下不熟悉;其四,通讯不畅,各处将士难以及时了解战场情况的变化;其五,训练不精;其六,将校往往冒然出击、盲目作战。”
赵允初听完,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看来无论是范仲淹、韩琦,还是狄青、张亢,这西北的文武官员都知道这大宋的症结在哪里。
但是,其对策必然是统一指挥权、集中优势兵力及其它相应的解决措施。
这就必然关乎宋太宗以来御将治军的传统原则是否延续的至大问题。
所以大家都是在带着镣铐跳舞,这西北战事吃紧,表面上问题在西北,根子却在那开封城!
不实地走走看看,看来就是不行啊!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赵允初在后世就听过这些话,现在穿越到了大宋,才有切身的体会。
这也不晚!
呵呵,还早了九百年了!
经过张亢的挽大厦于既倾,西北战局又稳定了下来。
赵允初一晃在河东又呆了小半年。
韩琦还在一直等着他这个通判回去干活呢。
有了河东的这段经历,赵允初觉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把秦州的政务乃至军务搞得更好。
毕竟他也了解到韩琦会放手让他干的。
啊!一片新的天地!
在回秦州的路上,正值深秋,望着这西北的景色,还有这一路上看见的断垣残壁,茅庐废墟,尸横遍野,民不聊生,赵允初想到了范公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赵允初和刘宜孙、武英等从河东返回延州。
他要先把自己的柳盼儿接过去。这兵荒马乱的,赵允初差点把这个自己的准女人给忘了。
过了几日,赵允初等人到了延州。
此时的范仲淹已经去了庆州。现在的延州知州是庞籍。
就是在后世名声不怎么好的庞太师。
由于这层原因,赵允初见到庞籍后,并不是十分友好,除了基本的礼仪和客套话之外,两人也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
庞籍也知道这赵允初本来是和范仲淹一起的,一看自己接手了这座城池,而范仲淹换了地方,心情不好也是情有可原,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正忙着带领延州的老百姓修建城寨。
这一招是范仲淹在临走之前交代的,当然也是赵允初愿意看得见的。
虽然庞籍这个名字被借用到《三侠五义》等小说里、影视中,成了“庞吉”庞太师,并将他杜撰成一个结党专权、贪赃枉法、陷害忠良、荼毒百姓的大反派。
其实,历史上的庞籍不仅不是一个奸臣,反而是一个敢说敢言、忠勇报国、提携人才、卓有贡献的宰相。
庞籍对国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对外御敌,抗击西夏。之前不久,宋朝反攻西夏作战,曾因为轻敌冒进等原因,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和“好水川之战”中惨败,朝廷只好由战转为守,以招抚为主,作战为辅。
在国家危难之际,庞籍出任陕西体量安抚使、知延州,兼鄜延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与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等儒将一起,分任各路马步军都部署和经略安抚招讨使,共同构筑起对付西夏的防御体系。
西夏兵善骑射,勇悍而凶残,侵略宋朝常常采取烧杀抢掠的手段,抢夺财物,掳掠人口,毁坏设施,焚烧房屋,所过之地,皆成废墟。
庞籍到任后,修葺治理,安抚流民,加强军备,稳定地方。金明县西北桥子谷,为西夏出入宋境抢掠的狭窄通道,庞籍派部将狄青率领万人,在桥子谷的旁边修筑招安砦。
一方面招募百姓在此耕种,保证守军的供给;另一方面派兵坚守,防止西夏长驱直入。
打好基础之后,又命令部将周美攻取被西夏占领的承平砦,命王信修筑龙安砦,收复了大量失地,并修筑城池十一座,让因战乱离家的百姓回归家园,保卫了边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