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儒将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皇兄宋仁宗!
“太祖、太宗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为中原重整了秩序。但对于严重胡化、存在文化隔阂的西北之地,直到现在仍不时有数千人规模的番人动乱。这也为李元昊兴风作乱有了可乘之机。我来西北后,悟出一个道理,对羌人一味镇压不时上上之策,必须分而划之,以夷制夷。”
“这些番人可顺从我大宋管理?教化如何?”赵允初加入到谈话之中。
范仲淹笑着摇了摇头,“都是一个个的武夫而已。这些番人首领的下属多有诬告家主,意图借朝廷之刀行下克上之事。我朝对这些家族用人不疑,对于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是绥靖,却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也是我请胡先生来这西北之地的原因之一。给他们这帮土包子传传道。”
“他们能听我的之乎者也?我这老头子不会被他们一怒之下给绑了吧?我在内地教授禁军教头,倒是不怕。在这边关之地,我倒是怕得不行!要不是范公给我写了三封信催促,我才懒得来呢!”
胡先生的幽默之语引来众人一阵笑声。
从唐末五代到宋初,由于士族的灭亡,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从事武职的将军大都出自穷困家庭,没钱读书。
再加上当时的时代风气也崇尚武勇、轻视文化,导致国中将帅大基本上是文盲。
但若要维持组织管理,又不能不识字。
所以这些文盲大帅便会养些文书幕僚帮自己做事,宋初继承了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文武官职也是泾渭分明。
为了解决高级武将的文盲问题,从宋太祖时就要求武人读书。
文人学武的效率比武人学文来得快。且从威胁性来说,文人的也比武人小太多。
但是论及上阵杀敌,振奋士气而言,文人又确实远不如武人。
这样朝廷对统兵大将的期许,便从简单的武人学文和文人学武中上升到更高的要求,儒将。
在三川口战败的刘平算是一位。
赵允初想到这儿,便叹了一口气,低声说道:“要是刘平将军活着就好了。有文有武。只可惜...”
范仲淹也感叹道:“此前我并不知道此事,现在想起来若不是黄德和临危逃脱,刘将军说不定还不会遭此大难。对了,来人,去把宜孙请进来。”
赵允初一惊:“宜孙?难道是刘平的儿子刘宜孙吗?”
范仲淹笑而不答。
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伴着着熟悉的声音:“范公、各位大人,在下刘宜孙。”
范仲淹起身,众人皆起身。
“宜孙在我军中已有日子,武将无犬子。允初,我看你能文能武,只是这延州城地理可算不上熟悉,自今日起,宜孙就伴你左右,听你调遣,可否遂意?”
赵允初一听,顿时感到喜从天降,大呼:“甚好!”
刘宜孙听此话,便向着允初拜道:“宜孙见过郡王!”
赵允初很是兴奋:“宜孙,这东京一别,别来无恙?”
刘宜孙回敬道:“谢郡王惦记,一切都好!现在狄青将军手下,操练军队,誓报杀父之仇!”
范仲淹招呼众人坐下:“国恨家仇,均需要从长计议,只有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方可行动。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轻言妄动。朝廷现在冗兵、冗员、冗费,三川口之战在先,已有教训,今后不可说这些。记住了?”
刘宜孙面色有点难堪,小声回道:“范公批评的是,小的记下了。下官好生照顾郡王。”
范仲淹点了点头。
赵允初心里乐开了花,这样在延州城,自己出入就更方便了。他还在狄青手下,也方便自己和狄青套近乎。
当然,自己作为官家的堂弟,在这边关之地想要什么都是没有什么困难的。
但赵允初有自己的长远打算,他要积累经验、积累人脉,为自己的宏图大业打下基础。
而这个重要人脉就是范仲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