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2/2页)
只说将孙恩被我方大军团团围定之后,死期将至之时,贼性顽劣,誓死不降,自溺于一铜椁之中。
原来这辛丙虽然公认以学识见长,但哪里识得簋器,只道是孙恩之穷奢极欲,犹胜过辛丙辛太守我本人,居然无耻到给自己打造了一具铜棺材。
前些时日,刘牢之上奏说肃清了会稽,却连一个长生公都没有抓住,朝廷也在半信半疑,嘉奖迟迟未下。
没想到,这桩功劳,竟是全降在了这个岛上,全落到了自己头上。
自从金陵巨变之后,显然刘牢之圣眷大差,这桓记朝廷正等着一根打他的棒子。这一点,辛丙太守看得真切。
自己这一报捷奏折,真可谓是投朝廷之所好,急朝廷之所急。这朝廷,拿到这根棍子,非用它来狠狠的打刘牢之的脸不可。
果然,辛太守的报捷奏折报上去,过了几日,朝廷的嘉奖和喜报,已然议定,并通告全国,四下张贴广布。
在信安城的布告上,通过朝廷之口,我们几人才读知了辛丙太守的丰功伟绩:
运筹帷幄,庙算千里,困敌于孤岛之上,又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歼敌于白刃之间。与敌苦战三日两夜,钢刀都卷刃了好几把,贴身护卫也倒下了好几拨。
终于蒙陛下神恩庇护,一举毙敌数万,贼首孙恩,一朝授首,道中党羽,悉数伏诛,命丧当场的大小贼首数百,投海自尽者不计其数。
我仰着头,看着这张帖,越看越是疑窦丛生,甚至产生了某种岁月恍惚感:莫非前些日子,我竟是在梦中不成。
陶先生原就看得眉开眼笑,又回头见我一脸的神情迷惑,不由得哈哈一笑。
只说天色不早了,而信安城内,又实在住不起店,陶先生只得带着大家加快脚步,快快穿信安县城而过。
不多日,一行人就返回了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