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重文轻武的后遗症 (第2/2页)
由于微宗在位时间较长,政治昏暗,以至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等四大奸臣结党弄权,互相包庇,贪污腐败成风。先后发生了山东宋江和江南方腊等大规模农民起义。
经过多年征战才被官军镇压下去,勉强度过了这次危机,却也使国力日趋衰弱。加上北方的金人长驱南下,导至了北宋的直接灭亡。
这种结果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徽宗听从蔡京的建议,与金人结盟,联手攻击日渐没落的大辽王朝。把交给辽朝的岁币转交给金国,而宋朝得已收回失陷一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表面上看,似乎合情合理,实则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他们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与相对较弱的辽国结盟,三国鼎立,相互牵制,北宋就很可能不会灭亡。历史也将被改写,那个心胸狭隘的小昏君赵构也就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了。
可事实上这些大宋君臣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而接下来的事情,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协议规定,金兵攻击中京①,而宋朝攻击燕京。灭辽之后,各得其所。
女真人对抗金兵虽然节节败退,相对于腐朽不堪的宋朝,却如常胜将军一般的存在。
宣和四年,宋朝两次派兵攻打燕京,都被那里的守将打得大败而归。后来金人顺利拿下居庸关后,便不把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原因是宋朝并没有如约拿下燕京。
经过几次奴颜婢膝的讨价还价,只答应归还其中的六州,但这六州二十四县每年的赋税收入都要如数交给金人,这才答应撤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掠夺一空,只留给宋朝几座空城而已。
就这样,王黼和童贯之流仍然像打了胜仗一样大肆庆祝。宋徽宗居然也乐在其中,对所谓的有功之臣加官进爵,又立了一块“复燕云碑”,忙得昏天黑地,不亦乐乎。
此时金兵刚刚北撤,宋朝内部斗争又开始升温。童贯和李邦彦蔡攸等人结党弹劾王黼,说他“奸邪专横,贪赃枉法”。最终被皇帝摆去宰相之职,然后又抬出年近八旬,老眼婚昏花的蔡京统领政务。
关于以他为首的四大奸臣,其下场可谓罪有应得。
公元一一二三年金朝平洲②留守张觉投降大宋,被金人抓住把炳,借题发挥。并于一一二五年以招降纳叛为借口,挥军大举南下。
虽然没有攻下京城,却在回撤时,把沿途数百公里的附近居民都洗劫一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简直是罄竹难书。
第二年金人再次卷土重来的时候,赵佶便带着童贯,蔡攸等人领着亲军侍卫仓皇出逃,而童贯是手握重兵的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居然也在其中,谁都能跑,唯独他不可以。
钦宗震怒之下,派人带圣旨追到泗州,将童贯枭首带回京城示众。高俅,杨戬本已年老体衰,加上惊吓过度,因此一命呜呼,跟随童贯找阎王爷报到去了!
①中京,河南省洛阳市。
②平州,河北省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