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紫竹无痕 (第2/2页)
\还在收集各种情报。\春桃压低声音,\特别是关于康济堂的。\
沈若兰和沈清韵对视一眼。
\母亲,\沈清韵说,\我们要不要提醒父亲?\
\不用。\沈若兰说,\你父亲自有打算。我们要做的,是在暗处观察。\
就在此时,宋玉芙来访。
\清韵,若兰姐。\宋玉芙一进来就说,\你们知道外面现在是什么传言吗?\
\什么传言?\
\说是有人要搅动整个远东金融圈。\宋玉芙说,\连英国银行都坐不住了。\
沈若兰不动声色:\是吗?\
\可不是。\宋玉芙说,\刚才我还听说,三井财团的代表今天就要来上海。\
沈清韵心中一动:\他们这个时候来......\
\是为了那个计划吧。\宋玉芙说。
\什么计划?\
\我也不太清楚。\宋玉芙说,\只是听说,这次他们准备大手笔投资上海。\
正说着,外面传来脚步声。
\小姐,\春桃说,\张夫人她们到了。\
沈若兰起身:\走吧,该去会会这些太太们了。\
来到会客厅,几位商界夫人已经到齐。寒暄过后,话题很快转到了近来的市面上。
\若兰妹妹,\张夫人说,\你知道吗?最近那些银行的事,闹得人心惶惶的。\
沈若兰浅笑:\是吗?\
\可不是。\齐夫人也说,\听说好几家银行都快撑不住了。\
沈清韵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这些表面上的闲聊,实则暗藏玄机。每一个消息,都可能影响到整个上海滩的金融格局。
就在这时,李掌柜匆匆来报。
\夫人,小姐,\他说,\三井的人到了。\
沈若兰点头:\知道了。\
等李掌柜退下,张夫人忍不住问:\若兰妹妹,这......\
\没什么。\沈若兰说,\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商业往来罢了。\
但沈清韵知道,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她看着母亲从容不迫的样子,突然明白了很多事。
散会后,沈清韵回到书房。
\小姐,\春桃说,\要不要把今天打听到的消息整理一下?\
沈清韵摇头:\不用。有些事,记在心里就好。\
她走到窗前,看着院中的紫竹。傍晚的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就像母亲说的,在这个世道,要学会在柔软中藏锋芒。而她,终于开始明白这句话的深意。
夜幕降临,沈清韵还在书房。她将白天发现的线索一一梳理,渐渐看清了其中的关联。
\清韵。\沈若兰的声音突然响起。
\母亲?\沈清韵抬头,\这么晚了......\
\有些话,要趁现在说。\沈若兰走进来,\你今天的表现很好。\
\我只是......\
\不用谦虚。\沈若兰说,\你已经开始懂得观察和思考了。这很好。\
沈清韵沉默片刻:\母亲,我一直有个疑问。\
\说。\
\为什么是现在?\沈清韵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让我接触这些?\
沈若兰看着她:\因为风暴即将来临。而在这场风暴中,你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什么风暴?\
\一场足以改变整个上海格局的风暴。\沈若兰说,\在这场风暴中,每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
沈清韵若有所思:\包括父亲?\
沈若兰没有直接回答:\清韵,记住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唯一能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小姐,夫人。\春桃匆匆进来,\刚刚收到消息,英国银行那边......\
\出什么事了?\
\他们突然宣布,要收紧在远东的信贷。\
沈若兰和沈清韵对视一眼。
\开始了。\沈若兰轻声说。
沈清韵站在窗前,看着夜色中的紫竹。竹影婆娑,却坚韧挺拔。她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只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大家闺秀了。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她必须学会在暗流中前行,在风暴中成长。就像院中的紫竹,在风中摇曳,却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