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最要紧的,是于千玥这厢 (第2/2页)
定是还会有别的法子,引得如此纯澈且少与人往的于千玥为他倾心。
若要彻底杜绝秦烈行同于太傅的牵扯,不该是从祁王下手,最着紧的,是于千玥这厢。
即便是今日,她阻了一次,可是来日,她阻止不了千次万次。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日子久了,于千玥如何提防得住!
此话交浅言深,于千玥却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依着徐姐姐的意思,男子却是祸水,那么我干脆断了所有同男子往来不就好了,就不会被欺骗了。”
徐弦月见她听进去了一些,有些许欣慰。
或许还可以有杜绝机会。
她笑笑又道:
“不是的,寻求真心并无过错。也无虚因此废噎忘食,一概论之。”
“再说了,世间人心险恶岂有固定男女之分?如此论之太过片面。”
“重要的是,无论男女,于妹妹需得分辨,此人究竟是为你而来,亦或是为你的父亲,在朝堂的权势而来。”
“我这里有一个法子,若是遇得心仪或是想要相交之人,或许能初步探得出,此人于你,是否别有图谋。”
……
马车在曲水河畔停住。
曲水之畔,雨过的天空,清寒得如碧琉璃一般。天与云与山与水,俱是一片剔透明澈。
湖面的薄冰近乎消融,折反着明亮晃眼日光碎芒。
星闪璨然,倒也是一番景致。
徐弦月跃下马车,吸了一口鲜爽微寒的湖风,透心的爽快自口鼻唇齿直通喉嗓,然后流转至四肢百骸。
她以手搭棚,眺望远处,随口说了句:“今日天气倒是尚可。”
一件暖绒披风递于眼前,徐弦月抬眼一瞧,正是“玄三”。
“玄三,已是冬末了,不需要这个。行动也不太方便。”
上方低哑男声传来:“虽是冬末,湖畔寒气仍盛,王妃还是当心些为好。”
她抬手指了指太阳,笑说:“真的无碍,你看今日阳光……”
“容王知晓,必会如属下一般。”
徐弦月指天的手指一点一点蜷回掌心,咽下一口郁气,磨着贝齿,“笑”看着“玄三”,再一次强调:
“玄三,我才是你的主子。”
他总是用秦越川‘压’她算怎么回事!
他低瞧着她,没有退让的意思,声色依旧固执道:“属下只是实话实说。”
说着,将手中之物又凑近了她一些,大有若是她不接手,便不会让她走的意思。
徐弦月“认命”点头,接过披风,口上应答:“行。”
牵着于千玥,迈向早已预订好的船舫,嘴碎碎赌气念叨:“还是不要给他升统领得好,月俸也不要涨了!”
于千玥抱着琴抿唇轻笑:“徐姐姐这个随护,倒真是有些意思。”
主子“拿捏”手下的是寻常可见,手下“拿捏”主子的倒真是没有几个。
徐弦月尴尬笑笑:“让于妹妹见笑了。”
二人登上画舫,许是得了预订之人的嘱托,雕花桌几,香茗果品一应俱全,连齐齐码放于盘中的点心都是温热的,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搁琴的置台。
于千玥兴致大好将琴放在置台,于琴曲的学习似乎是分外迫不及待。
“于姐姐,此处空旷,辽无杂音,正是抚琴的好去处,那曲子,可否现在便传授于我。”
徐弦月见她求知若渴,也硬不下心肠说个拒绝,撩了裙摆,两个姑娘,凑头坐在一处,细细轻声讨论起曲谱指法。
于千玥在琴曲一处确实有天资异禀,多处指法徐弦月仅是教授指点一次,第二次便可以有模有样依形复制。
徐弦月禁不住心中赞叹:若是于千玥自小由张叔教授,只怕是琴技,还要高上如今三个层次都不止的。
若是来日有机会,可以将于千玥引荐给张叔,说不定会比教她这个“榆木疙瘩”来得更有成就些。
心里如是念着,口中也不自觉真心出声赞道:“于妹妹果然担得起皇后所说的——京都第一才女美名。”
于千玥面上又是漫起一片霞粉,不好意思接话道:“徐姐姐过誉了。”
徐弦月不禁觉得有趣,于千玥怎的面皮这样薄,每次只稍微夸两句,小脸便红成这样。
两人谈说间,徐弦月听见上头忽然传来“玄三”的声音:“有船靠近。”
徐弦月随着他的视线,顺眼看去,另一艘乌木画舫,似乎是被这厢的琴音吸引,正在缓缓地朝他们靠近。
与之伴随的还有一丝丝若有似无的笛音。
最初不过是轻转婉柔,声线悠然,一段过后,随着行船靠近,声色越发清越鸣脆,如百鸟合鸣,栖集林际,经时方散。
细细听来,那人吹得正是方才徐弦月教授于千玥所弹奏的曲调。
行船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要近至面前,徐弦月这才看清了船头的吹笛之人,不禁无声讽笑。
那人手持赤玉长笛,一身青衣墨发玉冠,迎风而立,唇下笛音呜鸣不止,倒是有点以曲相和的味道。
于千玥有些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才道:“竟然是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