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天下传书 (第2/2页)
在江浙天台山的深处,正有一台设备全力运转着。
这便是当初宋应星见过的实体天工学堂。
这座天工学堂除了当做地面基站,转播宋应星的信号外,其他的部分经过鹏举的改造已经全部变为了印刷厂。
作为拥有三维打印技术的鹏举来说,三维打印进行二维打印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从三维打印机出现伊始,这项技术便被寄予了工业母床的希望。
也被看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可惜能源、材料、效率的限制让人类的热情渐渐消退。
但站在人类顶端的那些人依旧在尝试着。
2014年7月1日美国海军通过三维打印技术,打印出潜艇修复材料,用于潜艇海下快速修复。
2014年10月11日,英国利用纯三维打印技术,构建了一支小火箭,并发射成功。
2015年6月22日,某技术集团公司以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出一架无人机样机,飞行时速可达90至100公里,续航能力1至1.5小时。
2015年8月5日,美国Apreci制药公司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备的左乙拉西坦药片。
2018年12月3日,搭载三维打印机的国际空间站成功打印出了小鼠甲状腺。
2020年5月5日,新空间站接收到了长征五号送来的三维打印机,并成功打印出了合成纤维。
2022年11月,央视军事报道“我国三维打印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达到规模化、工程化,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2024年6月20日,国际空间站通过金属三维打印机,打印出了修补空间站的材料。
……
而到了鹏举所在的2042年,这三维打印技术也可称呼的上工业母机,只可惜因为能源问题,打印技术依旧存在限制。
这也是他在前几次穿越中,未能完全利用打印机的原因之一。
而如今能源问题对鹏举来说并不难解决,而制作书籍的难度远比上面这些技术难度小的很多。
“只可惜,三维打印机的使用和维护十分复杂,这个时代的人类完全玩不转。”
在鹏举的感慨声中,各种机械设备在快速运转着。
而山中最不缺的便是造书和碳化制墨的材料。
……
一个月后,位于江浙地区大明百姓,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
只见天上似乎有一个东西飘过,那东西鼓鼓囊囊好像一个大球,而且有视力好的人,似乎看到那大球下有着火焰。
就在众人疑惑天上那是什么的时候,天上开始有东西坠落。
一场奇观开始了,天上竟然开始下书雨了。
如此情况可谓是闻所未闻,不过百姓们此时也顾不得这书是什么书,
他们纷纷找地方躲避起来,毕竟书砸到自己可不是什么好事。
书雨渐渐平息了,天上那奇怪之物也飘走了。
百姓们终于敢离开屋子查看天上掉下的东西。
有很多书因为高度的原因砸散了,但也有些因为各种原因保持完整,
当书拿到手中,有人惊叹这书的精美,而有人也查看了起了其中的内容。
“《天工开物》宋应星?”
作为大明识字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江浙小说盛行,大部分百姓自然能看懂其中文字,
而看着前面记载的纺织技术,又是引起了一阵阵惊呼。
有人不相信其中的技术能有如此效率,而有人则拿着书本匆匆而去。
仅仅半个时辰后,
城中官府便爆发了极其高的效率,开始收缴书籍,
官府称呼其为妖书,擅自阅读收藏者将会重罚。
然而,降落书籍的区域并不仅仅只有这一座城池。
只要是江浙地区的大城皆有《天工开物》降临。
官府根本无力封禁所有书籍,
几日后,已经有能工巧匠,将那第一页的纺纱机造了出来,
虽然造的急促,运行的磕磕绊绊,但其效率已经远超普通的纺纱机。
而随着更多的巧匠造出设备,这《天工开物》已经从妖书变为了天书,
更可怕的是,在这小说业发达的地区,有人已经私印这《天工开物》当地的官员和利益集团。
眼见的压制不住此物的扩散,便驱使官员北上向皇帝汇报此事。
而他们一边寄希望于朝廷打压封建此书,
一边加紧研究其中的技术,试图继续维持之前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