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赴前线战火燎燃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沧海落日圆!
两天后,铁济堂和众师兄弟给父母起柩出殡,下葬在华人墓地。完后留下莫莫和药房老丁以及陆冲妻儿守家,率同程明汉、奥古斯丁·萨尔德、陆冲、查理德·m·西蒙等72名突击队员去向麦克阿瑟辞别,并从麦克阿瑟那领取了队伍的军装、军靴、军包、军刀、军壶、腰带等装备以及每人十个mARK II手榴弹。
铁济堂将突击队分为六支小分队,每支分队12人,第一分队由程明汉任分队长,第二分队由萨尔德任分队长,第三分队由陆冲任分队长,第四分队由西蒙任分队长,第五分队由马星任分队长,第六分队由马山任分队长。马星马山是同胞兄弟,也是铁济堂的师兄,在马尼拉唐人街也小有名气,被称为“铁门双马”。同时铁济堂任命程明汉为副队长。
不过,有趣的是铁济堂的军衔为少尉,而西蒙的军衔却是中尉,这倒成了少尉领导中尉的奇事。当然西蒙并不在乎这个,他对这个师弟如同对上帝一样佩服。
随后,众人乘上一辆军车和北吕宋部队后勤物资运送车队一同开赴北吕宋部队指挥所驻扎地。
北吕宋部队大约有2万9千兵力,由4个装备简单粗劣的步兵师和斐迪南·奥斯米纳所在的第26骑兵团,以及一支暂编坦克支援队组成,由乔纳森·温莱特少将指挥,驻守在马尼拉西北170公里外的林加延湾一带。根据麦克阿瑟将军的战略分析判断,日军的主力兵团将会在林加延海湾登陆。
林加延湾海滩宽阔而平缓,陆地是一片夹于三描礼士山脉和中科迪勒拉山脉之间开阔的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沃野连绵,直抵马尼拉,是坦克和其他战备车辆的最佳战地,可以纵横驰骋,这势必成为日军主力的登陆之地。温莱特在海湾的南岸构筑了滩头阵地,并部署两个师的兵力,左翼是21师,右翼是11师。
北吕宋军团的兵丁大部分是新招的村民,没有什么作战经验,很多人甚至连枪都还不会用。而步兵们所配备的枪支大部分都是一战时的老步枪,甚至部分士兵仅能分配到大刀。
温莱特是个高高瘦瘦五十多岁的人,自信且骄傲。他对铁济堂一伙人既是表示欢迎,同时又不怎么放在心上,对于他来说这仅仅是杯水车薪,微乎其微的力量。
唯一让他感到有些意外惊喜的便是铁济堂他们配备的武器,一时奇心大起,就询问这些武器的来源。当铁济堂说是中华商会的人从黑市里购买来送给他们之时,他显然有点失望。他手下的四个师里也有少量这些武器,合起来还不够装备一个团。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些火力十足的武器,用来武装他自称为“乌合之众”的军队,而美国那边却迟迟不见送来。
温莱特把铁济堂的队伍安排在滩头阵地最左侧的一个要冲之地,防止登陆日军分兵从侧面迂回包抄形成夹击之势。那是横跨于阿格诺河下游之上的一座一百余米长8米宽东西走向的桥,河东面便是第21师防御所在地。
那里本来是隶属于指挥部的独立连防守,温莱特主要看上铁济堂这支队伍配备的是火力最猛的武器,足以抵得上日军两支步兵小队的实力。他本就担心独立连是否能守得住那座桥,铁济堂突击队的到来正好可以加强那里的实力,所以便把突击队调派到那和独立连一同驻守。
说起这个独立连,本是麦克阿瑟为照顾温莱特这位西点军校的校友,特意从菲律宾师抽调给他作为指挥部的警卫连,但温莱特却认为他的指挥部无需警卫连这样浪费兵力的奇葩队伍,又因这个警卫连全是美国军兵,不好安插到下面四个由菲律宾民兵组成的步兵师,所以干脆就把它编作一个独立连,由他直接指挥。
当下,温莱特吩咐副官马克带上铁济堂他们前往阵地,和独立连连长会面。
独立连连长是个满脸胡须高大威猛的美国大兵,名叫杰克·泰勒,喜欢拳击,整天嘻嘻哈哈的,总是和士兵们吹牛说自己的枪法有多厉害,能一枪把从头顶飞过的鸟打下来,可士兵们从来没见过他打过鸟。
突击队到达时,泰勒正跟手下兵士们在玩拳击,听了马克副官的传令后,他对铁济堂异乎的热情,问东问西,似乎铁济堂是他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后来一眼瞥见铁济堂背后背着的汤普森冲锋枪,立马打了个哈哈,问这位新战友借给他瞧瞧。
铁济堂把枪拿下来递给他,泰勒拿在手上左看看右瞧瞧,爱不惜手,摆了个射击之势说:“用这好家伙来打日本人,真是棒极了。”然后问上句:“堂吉诃德,你是从哪弄来的?”
铁济堂也不隐瞒直说:“我们的武器是一位华人老板从黑市军火商手里买来赠送给我们的。”
泰勒开玩笑说:“堂吉诃德,瞧你这身量,华人里也算是高大的,不过这重家伙你确定拿着它不吃力吗?” 说着把枪高高抛起,落向铁济堂。
铁济堂一手接住,微微一笑说:“还行。用它来打日本人真的不错。”
泰勒见他一只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就能接住那把装满子弹近六公斤重的枪,既是诧异又是惊喜,一时又攀起话说自己八岁那年就能把一头牛倒拉三米。
转眼又瞧见旁边一名长得像头牛犊子一般雄壮的队员单手提着1挺m1919A4式重机枪,心头更是一阵骚动,问那名队员讨过来玩酷了一把,哈哈说:“用这家伙来打日本人更酷。不过这家伙好是好,就是太沉了,得有20公斤重,提着它可不好走路。”然后忍不住朝那名队员打话:“嗨,伙计,你提着它能跑得动吗?”
那名队员点头说:“可以。连续奔跑30公里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