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867章 月照残星是砒丹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第一凤女!
青灯冷案泪千行,鬓如霜,恨难量。半幅残幡,犹滞药尘香。欲系罗绳悬上梁,风骤起,叩棂窗。
三更儿语唤亲娘,“枕边凉,怕黄狼。”瘦指急收,素练袖中藏。非是贪生偷喘月,泉路杳,雾苍茫。
霍青青如是写。
池老夫人每月不给长房拨月例,霍青青连个搭把手的丫头都请不起。
因着厌恶长媳,顺带厌恶她生的一双儿女。
偏院的青砖缝里都浸着霍青青的眼泪。夏日里浆洗衣物到指尖溃烂,冬夜里抱着发烧的池霜跪在雪地里求药。
最艰难时,她典当了最后一件嫁妆银簪,只为给池越买一本《通较兵法》。
她没日没夜接绣娘的手艺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研墨写诗的手,指节已变了形。她半夜咳出的血沫,染红了半条帕子。
池奕卿死后的第七年,霍青青油尽灯枯。
临终那日,她把十一岁的女儿池霜搂在怀里,用尽全力叮嘱,“你弟弟还小,你要代替母亲照顾好他。”
又抱着儿子说,“这世上,你和姐姐相依为命。往后,你就是姐姐的后盾。你就算拼了命,也要护住姐姐不被欺负。”
话音刚落,她枯瘦的手腕便重重垂落,惊飞了窗棂上停着的白蝶。
池霜守着对母亲的承诺,为了弟弟,一直不肯嫁人,熬成了老姑娘。
池越也在十七岁拼掉这条命立下显赫战功,却徒留二十岁的池霜一个人孤零零活在世上。
池霜知,这也许是她离权贵最近的时候。此时若不趁热打铁,也许她这一辈子都没机会了。
她跪在海晏公主面前,额头抵着冷硬的青砖,“公主在上,民女心里有一件悬案。”
海晏公主对池家旁人虽面冷,但对池霜是暖和的,只温声道,“地上凉,你起来说话。”
池霜不肯起,脊背挺得笔直,额头又重重叩在冰冷的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她一字一句,“求公主明鉴,民女父亲当年死得蹊跷。我母亲一直怀疑父亲是中毒而亡。”
她的指甲深深叩在青砖上致断裂,“我弟弟原本是想着,等有一日当了大将军再来彻查此事,可他……匆匆走了。民女恐弟弟死不瞑目,更怕自己无能,有生之年都无法查出真相。”
灵前忽然卷进一阵穿堂风,吹得她素衣麻裙猎猎作响。
时安夏很欣赏池霜懂得抓住机会,抬眸将池家人的脸色尽数收入眼底,“池霜你可有证据?”
池霜十分难堪,“民女没有。民女只是读了母亲留下的手稿……”
她从怀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册子,翻开,呈于头顶。
北茴上前将册子接过,递到了夫人面前。
时安夏垂眸细看,是一阕题名《疑毒》的词笺。
青瓷碗底渍痕残,当时谁劝药汤干?画眉笔冷妆台寂,素手频翻医案斑。更漏断,烛光寒,守灵细检旧衣冠。忽惊襟上凝霜屑,月照残星是砒丹。
“好词。”她指尖轻点笺纸,抬眼问,“然则除却令堂遗作,可还有其他实证?”
池霜瘦削的肩膀耸动,眼泪簌簌落下,“民女无用。”
她没有证据,若是有,早就去敲了衙门申冤的鼓,哪里还能等到现在?
甚至那句“忽惊襟上凝霜屑,月照残星是砒丹”,她都分不清是真有,还是母亲为写词而想象出来的。
毕竟当年连林太医都没查出端倪。
池霜如今是希望借弟弟那点战功,能让衙门立案介入重启当年父亲之死的疑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