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于万人中万幸得以相逢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一首雪龙吟,我成为爱国顶流巨星!
当他写下断然干脆地为革命而死和舍弃妻子的话,他也知道为天下人悍然赴死,唯独愧对妻子一人。
他本是唯物主义者,但也希望真有阴间和鬼魂,那他的灵魂就会回到爱妻的身边。
粉丝们静静的听着,默默的流泪。
真挚而热烈的夫妻之情,为国为民的大义之情。
华夏每当走到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人站出来,用自己的生命赢回国家的安宁。
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感。
这片土地,他们爱的深沉。
粉丝们纷纷发出弹幕。
“不读出师表不懂何为精忠,不读陈情表不知何为纯孝,不读与妻书不知何为真爱!”
“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祖国人民的爱连在一体,伉俪情深,令人动容,舍生取义,令人敬佩。”
“字字儿女情长,句句家国大义,何等惊才绝艳的人啊!”
“回过头看到古文第一句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顿时心酸!他在写第一句的时候,已经想了千百遍吧!”
“原来看文章真的会边看边流泪,我如此爱你,连赴死都充满了勇气!”
苏明读完后,继续说道:“信中的主人公是林觉民和陈意映。
林觉民少年时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参加科举考试时,对腐朽的朝廷深恶痛绝,无意获取功名,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
后来他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也为他后来思想奠定了基础。
18岁的时候,迎娶了15岁的陈意映,两家门当户对,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两人见解相同,无话不谈。
如信中所说,窗外梅枝,花前月下,都是他们并肩携手的身影。
1907年,林觉民挥别妻儿,踏上东渡樱花国的客轮,自费学习多国语言和文学,也在樱花国遇到同志之士,加入华夏同盟会,成为骨干成员,晚晴腐朽,革命的决心日渐坚定。
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江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
赵声、黄兴分别任统筹部的正、副部长。林觉民得知后,从樱花国回国参加广州起义。
在1911年4月24日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夜里,他含泪在手帕上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4月27日,120多名青年臂缠白巾,手持枪弹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
经过一夜激战,终究是寡不敌众,80多人被俘,其中就有林觉民。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他面无改色,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希望侃侃而谈。
水师提督李准动了恻隐之心,想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但张鸣歧则认为林觉民有大才,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当陈意映看到书信,立刻想到跟随林觉民而去,林觉民的父母双双跪在她面前,恳请陈意映念在家中尚有一岁幼儿,而她腹内还有一个小生命,一定要活下去。
陈意映生下孩子后,一直没有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在孩子刚刚两岁的时候,她郁郁而终。
带着对林觉民炽烈的爱,追随他而去。”
听完故事的粉丝们心中悲痛难言于表。
他们在弹幕中写道:
“不负众生,独负一人,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句话是我这辈子看到最浪漫的一句话。”
“最后,她也跟随他而去了,每每想到他们的大国心,就潸然泪下!”
“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叔叔,他们一家满门忠烈!”
“是的,我记得林徽因弟弟也是飞行员,同样牺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