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哎呦喂 (第2/2页)
“掌柜的,受累给来两笼肉包子,热腾腾的那种,再整两碗豆腐脑儿,记得多搁点儿辣椒啊,要辣的过瘾。还有,再来五根刚炸出来的油条,外酥里嫩的那种。麻烦您嘞,快点儿啊,我这儿正饿着呢!”杨轩朝掌柜的喊道。
他这口音一听就是地道的京师口音,和平时说话的口音完全不同。
自从进入京师地界之后,他说话就完全换成了京师口音,这同样是一种伪装。
就算有人听到他的声音,也不会和镇国公杨轩联想到一块儿去。
他在京师待了不少年,京师口音他早就学会了。
杨轩要的东西多,掌柜的也是立马回应。
“好嘞,您受累,稍等一小会儿,马上就好。”
趁着等待的时间,杨轩便和同桌的食客闲聊起来。
顺便了解一下京师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注意了一下,有的百姓用的宝钞,有的百姓用的铜钱。
朝廷虽然一直在控制宝钞的发行量,并且每年都在有计划的回收,但贬值这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总体来说,宝钞的信用还是很坚挺的。
现在,差不多是一两白银兑换七八贯宝钞。
这也是因为大量的海外白银流入大明,使得宝钞的贬值速度降低。
不然就是一两白银兑换十贯宝钞了。
当然,相比于宝钞,白银,铜钱的信用要更加好。
毕竟都已经使用了几百上千年了。
杨轩和同桌的食客也聊到了白银铜钱上面,听了一下他们的意见。
看来,想要用宝钞取代白银和铜钱在民间流通,现在还做不到,时机并不成熟…杨轩在心中想着。
他有这个想法,但并不打算付诸于实施。
主要他对封建王朝官员的德行非常了解。
若是真那么做了,迟早会像元朝那样,宝钞成了朝廷搜刮民间财富的工具。
变得一文不值,擦屁股都嫌硬。
毕竟当钱只是一张纸的时候,掌管宝钞提举司(印宝钞的部门)的官员很难抵挡住诱惑。
他只要让下面的人多印一点计划之外的宝钞,私藏下来,就能实现财富增长。
或者负责回收销毁旧钞的官员偷偷留下来点,同样能实现财富增长。
这种事情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杨轩亲手处理的就有好些个。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人心很难经得住考验。
所以他才不敢让宝钞取代白银,铜钱。
不过,白银和铜钱在消费的时候还是多有不变的。
铜钱,一文就是一文,但带多了就太重了,还不如带白银,或宝钞。
而白银,主要就是找零麻烦。
还有民间私铸之风屡禁不止,以至于成色不一。
或许,是时候对白银和铜钱进行一下改革了……杨轩心中想着。
改革货币,也能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大明的发展来说也是好事。
就在杨轩思考的时候,掌柜的将杨轩要的肉包、豆腐脑和油条端了过来,都还冒着热气呢。
“客官儿,您的早饭齐全儿了,您慢点儿用!”
“好,谢了掌柜的!”杨轩笑着回应。
这一笼包子有十个,看着也不小,不是小笼包能比的,同桌的食客看着杨轩面前这么多的早饭,忍不住关心道:
“哎呦喂,老哥哥,您这一大堆,您一个人能对付得了吗?可别撑着了!”
“这您就放心吧,我年轻的时候,这点儿都不算什么!”
杨轩笑笑,然后给大胆儿取了几个包子放在它面前。
同桌的食客见此,心疼的眼角直抽抽。
“哎呦喂,老哥哥,您这可不成啊!瞧瞧这多好的包子啊,咋就给狗吃了呢!可不能这么糟蹋粮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