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被迫嫁给山野糙汉,她被娇宠了 > 第161章 心软

第161章 心软 (第2/2页)

顾乐悠这么说也对,要是上完夜以后登基做了皇帝,那么他的孩子就是太子,真的就是皇室子弟了,要是他们夫妻俩把孩子养废,了,让一个皇室子弟变得不学无术,每天就只知道玩,那岂不是要糟糕了吗?

他们既然养了这孩子就要对这孩子负责,不能马虎的,一旦马虎将来酿成了大错,到时候这孩子的亲生夫妻一旦怪罪下来,他们可吃罪不起。

“对了,你去张嫂子家怎么去了这么久,差点就赶不上吃饭了,她到底和你说了什么,你不会又要可怜他们过个寡母的吧,咱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岳父岳母不让我出去的话,那么咱们家的一些银子收入就少了,你今天给了张嫂子不少钱,那么咱们家接下来的日子就会过得很拮据了,你可要想清楚,我这个人不是不通情达理,我是觉得咱们家现在的日子过得也难,毕竟岳父岳母大人说过,现在的世道不太平,我出去闯荡了一番,也确实如他们俩人说的一样,世道不太平,我们想帮助别人也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顾乐悠一听这话有些不乐意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就放了他们母子俩这么穷困潦倒不管吗?再说了张。大哥以前可是对我挺好的。我们得知恩图报,再说了,人家现在家里遇到点困难,我们不是还能过得去吗?就帮一把能怎么样,我这个人一向是热心肠的人,看不到别人受苦,再说了,张嫂子是个好人,又不是坏人,我帮他是没有坏处的,他们以后有了钱,我们要是有了困难再帮我们就是了。”顾乐悠这么头头是道的说着。

路延见说不过自己的妻子就不再说什么了,然后就要想想把孩子送入学堂的事情了。

也许妻子说的对,把自己的儿子送入学堂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要是再这么耽搁下去,到时候出了什么问题?这孩子的亲生父亲怪罪下来自己也吃罪不起。

于是他们忙了两天,终于把孩子学堂的事情给解决了,是镇上一处私塾的先生愿意收他的儿子,但是得确保儿子不会无缘无故的犯病,要不然谁都不敢接手。

“孩子学堂的事情,我已经弄好了,是镇上的一个私塾,那个夫子是个挺好的人,不过要保证咱们孩子不会犯病,人家才肯接受,毕竟孩子一犯病就会晕倒,人家夫子怕担责任。”

“这件事稳妥些也好,我待会去跟孩子说,明天就把孩子送到镇上的私塾去,那我们就不能住在村子了,得想个其他的住处,要是再住在村子里的话,孩子去镇上读书也不太方便,还有张嫂子家的孩子也到读书的年龄了,咱们家的孩子有书读,我也想着让张嫂子把他的儿子也送到私塾去。”

“去私塾的话,学费要好多银子,两个人的学费你真的能出得起吗?我是挺了解你这个人的,咱们家的儿子要去私塾读书,你肯定忘不了张大嫂家的儿子,他可比我们家的儿子还年长。一些早就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如果不是他爹出了事情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在学堂里了。”

顾乐悠叹了一口气回答,“哎,我本来是劝张嫂子也把他家的儿子送到学堂去的,可是他说现在的日子本来就难了,如果再去学堂的话,根本就没人照顾得了孩子,她还要去镇上的面馆帮忙,根本就顾不过来。”

“那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咱们说到底也是外人,再掺和进去也不好,所以不该管的一定不要管管多了反而不太好。”

顾乐悠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也许自家丈夫说的对,人家张嫂子是个坚强的女子,既然不想让自己管自己就不用多管闲事了,管好自己家的事就好了。

所以在和自己的孩子说要送他去学堂之前,他们回了一趟爹娘家。

“什么?你要送我外孙子去镇上的私塾,咱们村不是也有个学堂吗?那个老夫子不是也教的挺好,你们干嘛不送到那去那里还离我们村比较近,你们接送也方便,难不成你们还得让孩子自己去自己回来吗?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你们难道就忍心看着孩子受苦。”

这话是顾老二说的。

想当初自己的儿子要上学堂的时候,他们也推荐是去上镇上的学堂,不过镇上的学堂学费很贵,他们也是等着闺女出嫁以后,用规律的钱贴补了一些才送自家的儿子去了正身的学堂,学习了一阵子之后,儿子长大了,才让儿子外出去读书,这一年多来都没有回来,就连过年都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他们都日思夜想了。

他们不想让自己的闺女也承受这样的痛苦,能让孩子多陪在他们身边就多陪几年吧,不要这么着急的把孩子送出去。

“老婆子,这件事你怎么看?难道你也同意闺女把外孙子送到镇上去读书吗?那太不便了,总不能这一家四五口人都去镇上买那去住哪里?难道要睡大马路上睡窝棚。”

“爹娘,我知道你们的顾虑,大不了我们在镇上租个房子陪孩子读书,这样就不用来回了,正山距离咱们村也不远,没必要为了这一件小事,咱们一家人又闹个不愉快吧,我们是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不可能让他一辈子都待在这个小山村里面。”

顾乐悠怀里的孩子这时候嚎啕大哭起来。

顾乐悠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氏赶紧把孩子抱了过来。

“你们看吧,连你们的闺女都不同意离开这里,你们好好想想吧,在村子里上学堂也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去镇上的私塾,要是去了私塾的话,不一定要花多少钱,你们一个月能挣多少银子,难道心里没数吗?不该花的钱就不要乱花。”

顾乐悠才不管这么多呢,为了孩子的将来不能再听父母的话了,之前他要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听了父母的话没有去,在家里又待了一段时间,幸好自己的相公后来平安无事的回来了,父母的话有时候可以听,有时候不一定能听,这是关乎到孩子一辈子前程的事情,可不能一昧的听从父母的意见,反而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这夫妻俩见和自己的父母说不通,所以就不在他们家多呆了,回了自己家,打算问问孩子的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