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8章 交易 (第2/2页)
胡刚的母亲和媳妇为大家做饭,每天三餐的时间固定,想吃新鲜的就定时去餐厅,嫌麻烦的随时去,预留的饭就别嫌不热乎了。
搬过来后,曾凡可以不出屋子专心完成几个四羊方尊,为了熟悉马弗炉的性能,他又做了一批素白薄胎杯,这也是答应陆雪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费多少功夫,正好一举两得。
半个多月时间,二楼东侧的屋子一直空着,胡刚也带人看过几次,一直没有租出去。
曾凡每天足迹不出院子,连下楼次数都很少,运动量减少,他连午饭都省了,只吃早饭和晚饭,通常都是选择别人吃完后才去餐厅,反正夏天饭菜凉点热点他不在乎。
每到周末的下午,胡刚就会开着小货车,带着他媳妇,还有黄琪琪和蓝梅,以及她们的创意作品,去市里的陶溪川集市去摆摊,晚上集市收摊再一起回来。
胡刚媳妇刘芳芳也是本地人,初中毕业就和师傅学习传统瓷器绘图手艺,擅长花鸟鱼虫类的图案器皿,家里就有气窑,捎带手做一些增加收入,发不了大财,挣点小钱问题不大,这也是景德镇附近很多人的选择。
能坚持下来的,不一定是热爱或者天赋,更多靠的是耐心,却别的都行,没有足够的耐心,那一定做不来。
心无旁骛的做事情,效率就会高很多,曾凡的十只缩小版四羊方尊终于全部完成了,摆在桌上排成整齐的一行,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他自己很满意。
每一只都是不同的颜色,都经过了三次烧制,前面几只是颜色比较单调金黄色,中间几只锈蚀逐渐严重,黑绿色、红棕色交杂,埋在地下锈蚀严重,后面的则是出土后的变化,经过博物馆修复,缓蚀剂处理,颜色固定下来,形成以蓝绿色为主,局部黑色、红褐或灰白色斑块的模样,体现出历史打磨后的沧桑感。
曾凡在国博参观过原件,又在图书馆见到过出土后多个时期的照片图案,加上对比现代的诸多仿品,在脑中能形成这件器物的大致变化图景,这一套作品基本上将他脑海中的图像呈现了出来。
与青铜器很容易锈蚀变化不同,这些瓷器更容易保持色彩,可以长时间保存。
当然,前提是不能磕碰,更不能摔,这是所有薄胎瓷的弱点。
“曾凡,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夜市?”胡刚闯进门来。
天气热,曾凡的房间门一直敞着,二楼只有他自己,除了胡刚没人会上来。
“这就是整套的效果吗?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果然不一样,果然不一样!”胡刚只知道咂嘴,想不出别的形容词。
在院子里,曾凡每次都是用马弗炉一只一只的烧,他看到的都是单只效果,只是觉得很逼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放到一起看,带给他内心一种莫名的震撼。
“我没别的东西,不值得跑去摆摊,要不你帮我把这套带去卖,卖多少都分你一半,你看怎么样?”曾凡内心有种大功告成的喜悦感。
“啊~?这是你的心血,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卖个十万八万都有可能,我只不过帮个忙就对半分,不合适吧?”胡刚有点意动,可是又觉得这么做太不厚道。
“价值都是人定的,能卖出去也是本事,没什么不合适,你要是觉得值钱,五万块直接拿走,你卖多少钱和我没关系!”曾凡不喜欢讨价还价,也没指望靠这个挣多少钱,能收回成本就知足了。
“这个,五万块能欠着吗,我手头紧,过两天再给你,行不行?”胡刚见的多了,对瓷器的价值也有个自己的判断经验。
让他品评他说不出子丑寅卯,可是知道什么样的能卖高价,陶溪川转悠的顾客从来不缺乏有钱人,眼前这套作品,遇到喜欢的人十万或许都是起步价格。
“没问题,你拿走吧,不过我这没有包装的盒子,你自己想办法!”曾凡爽快的答应。
他更享受制作的过程,既然做成了,卖给谁他不关心,能保存多久也不在乎。
这套作品完成,他开始琢磨后面要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