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尘途有路 > 第三十八章 借水行舟

第三十八章 借水行舟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尘途有路!

(一)

“北京、上海、广州的地理位置和身份定位决定了它们一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一线大城市。相比之下,西州现在连一个二线城市都算不上。既然决定要走出来,我就必须走到这三个大城市来。就好比游泳,一定要到大海里去游,才能体会到劈波斩浪的刺激。”边小琪说道。

“小琪,你选择北京,是不是你妈给你的建议?”蒋苏兰好奇地问道。

“小姨,不是。我妈说任我自己选择。我在西州遇见一个年轻人,他的一番话触动了我。他说争个人的幸福就是为国家争幸福。我们如果错过了未来的二十年,我们就错过了一生。对此,我深以为然。他先来了北京,接着,我也来了。”边小琪把自己在武侯祠前与秦科的对话讲了出来。

“姐,你等等。你刚才说的这个年轻人是谁?让我猜一下,他不会是我未来的姐夫吧?”机灵的田歌盯着边小琪,问道。

“我俩现在还只是恋爱关系。能不能成为一家人,那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妈说让我必须等三年。”想到秦科,看着姨夫、小姨和田歌,边小琪大方地说道。

“小琪,你今天应该和他一块来。”蒋苏兰高兴地说道。

“小姨,不急。我以后一定会把他带来。”边小琪笑着说道。

“我要看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我美丽大方且才华出众的姐姐给拿下了。”田歌开始八卦起来。

“姨夫、小姨,我有个建议。如果您们有些余钱,应该考虑也去买房子。北京是首都,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外来人才。从北京的地理特点来看,土地资源有限,所以,我估计以后北京的房价一定会涨,几倍于目前的价位是完全可能的。我们个人收入的增长速度一定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政府到时候有可能出来干预,到那时候,你想自由买房,也是不可能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能买就赶快买,即使贷款也要买。我这段时间准备给自己和我妈在北京各买一套房子。”边小琪接着说道。

“小琪,你说得很有道理。让我们考虑一下。”田长河点头说道。

“姨夫,我计划一有点钱就去买房,绝不会在银行存钱。没准十年后,靠手里的几套房子,我就实现财务自由了呢。到那时候,我还年轻,再去追求诗和远方。”边小琪又憧憬起来。

“小琪,你能告诉我你现在的收入有多少吗?”蒋苏兰问道。

“小姨,不算奖金,我税前月薪两万,是我在西州工资的五六倍。”边小琪在疼爱她的小姨面前,不隐瞒任何事情。

“啊?姐,你能挣这么高的薪水!我们报社的资深员工一个月才三四千块。这待遇跟诗和远方太相悖了。”听了边小琪说的薪水,田歌立刻觉得心里失衡起来。

“妹妹,你这么聪明,一定会找到更好、更适合你的职业。”边小琪鼓励道。

“小琪,我和你小姨为你的决定感到高兴。这是年轻人应该有的进取精神。你在北京有什么困难,不要自己扛着。我们是一家人,理应互相帮助。以后有空就来家里坐一坐,我很喜欢听你说话。”田长河说道。

“姨夫、小姨,您们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我小时候就非常愿意来,以后也肯定少不了来。我要是不来,我妈一定会批评我的。”边小琪笑着对蒋苏兰和田长河说道。

“对了,姨夫,我正好有一事需要向您请教。”边小琪借机把正阳集团要给京城的大学提供奖学金的事情说了出来。

“姨夫,我们企业有心,但没有途径去接触高校,说到底就是地位不对等。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又有地位,请您指点迷津。我们该去找谁,该提供多少资金比较合适。说白了,就是请您给牵个线,搭个桥。”

“小琪,这是好事啊。大学现在太穷了,又急需发展。要是全国的有钱人都能这么做,中国的教育界该是多么有幸啊!就拿我们北医三院来说吧,那些门诊楼和住院楼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已经破旧不堪了。不还是因为没有钱吗?如果有人愿意捐献资金来改善我们的门诊和住院环境,我很愿意引荐。”蒋苏兰马上说道。

田长河听完边小琪的话,思量了一会儿,笑着问道:“小琪,你们公司如此慷慨,不会只有奖学金这点事情这么简单吧?”

“姨夫,您说得很对。企业做好事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名声,毕竟企业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几十万来。企业的这种捐资行为在国外司空见惯,比比皆是。如果能长期合作下去,我们公司给大学捐建一座大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图的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也无可厚非。如果将来我成了亿万富豪,我就想捐建一所以我父母名字命名的大学呢。”边小琪笑着说着。

“小琪,你的建议很好。现在高校扩招,所需的教育资源一时又跟不上。尤其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捉襟见肘,迫使很多大学都去自筹资金。我可以给你们牵个线,剩下的需要你们自己去协调,成与不成就看你们双方是否能达成一致的共识。”田长河说道。

“姨夫,您说得很对。我们会全力以赴,拿出最大的诚意。”见田长河愿意帮忙,边小琪高兴起来。

“我的老同学范爱明现在担任T大的副校长,主管教学和学生工作。我以前的同事李西东司长现在出任P大副校长。一会儿,我给他们打个电话。”田长河把自己的关系说了出来。

“姨夫,太好了。若能促成此事,您也是为中国教育做出了贡献。企业家会感谢您,老师和学生们也会感谢您。”

“我们只顾着谈论国家大事,菜都剩下了。爸、妈、姐,来,我提议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又有这么多的机遇,干杯。”听了边小琪的一番言谈,田歌也倍受鼓舞。

(二)

晚饭后,田长河走进书房,打电话去了。

边小琪争着去洗碗,被小姨蒋苏兰推出了厨房。

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对田歌说道:“妹妹,这事十有八九能成。等我们公司跟大学签约时,你作为《京华时报》的记者,我邀请你来拍照、采访、报道。行不行?”

田歌爽快地说道:“姐,这太行了。我们能不能做独家采访和报道?”

“没有问题。如果做得好,我们可是有礼物的。你希望得到什么礼物?”边小琪笑道。

田歌还在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边小琪从坤包里拿出手机,这才看到秦科发来的短信。一看短信发送时间,已经过去快两个小时了,但她没有动声色。

看到边小琪的漂亮手机,田歌小声问道:“姐,我还没有手机。我要是想要个手机,是不是太奢侈了?”

“妹妹,你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边小琪笑道。

“那我先谢谢姐了。”田歌立即搂着边小琪,撒娇道。

姐妹俩说话间,姨夫田长河从书房走出来,说道:“小琪,我跟P大和T大的两位副校长都联系上了,他们很珍惜与你们企业合作的机会。我把你的名字已经告诉他们了。你去跟他们的秘书联系协调吧。这是人名和电话号码。”

“谢谢姨夫。我明天就去协调落实。”边小琪赶紧把电话号码和人名记了下来。

等小姨蒋苏兰从厨房走出来,边小琪起身说道:“姨夫、小姨,我得告辞了。”

“小琪,你急什么?咱们娘仨再聊会儿。这么长时间不见,我觉得还有很多话要说。实在太晚了,你就住家里。”蒋苏兰挽留她。

“小姨,我以后就在北京,说来就来了。”边小琪笑道。

“老妈,您真不解风情。我姐是有人在等着她呢。”田歌在一旁起哄道。

“你这个鬼丫头,什么都知道。”边小琪搂着田歌,笑道。

“我晓得了。我落伍了。小琪,那你就快去吧。”蒋苏兰笑着说道。

看着边小琪的背影,田歌说道:“老爸、老妈,我这次觉得我姐的变化真大。她已经很职业了。”

田长河说道:“小琪这么年轻,一个副总的职位不会是她职场的天花板。田歌,你得努力了。”

“不要给田歌这么大压力,我喜欢顺其自然。”蒋苏兰提出反对意见。

“老爸、老妈,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田歌自信地说道。

(三)

在淮扬菜馆里,郑雨桐不听秦科的劝说,已经把自己喝醉了。她语无伦次地反复说道:“秦科,我喜欢你。你是不是嫌我太老了?看不起我了?”

秦科尴尬不已,没想到郑雨桐会这样。幸亏周围的座位上没有其他顾客,不然,他真说不清了。

他劝郑雨桐该回家了,但郑雨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依旧喋喋不休,说她不想回家,就想和他待在一起。

他如坐针毡,不时地看手表,希望边小琪快点给他打电话。

电话终于响了,传来边小琪急促的声音:“秦科,我才看到你的短信。我已经从我小姨家出来了。你还在淮扬菜馆吗?”

“小琪,我还在淮扬菜馆。郑雨桐总监喝醉了,不想离开。我没想到她会这样。”秦科有些懊恼道。

“你就在那里等我,我一会儿就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