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男人都有的航海梦 (第2/2页)
李子强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梦要圆,对这样的畅想很是积极,便出言支持并付诸于行动。
“我呢个去,小心步子大了扯着了蛋。没看出来老二你还有想当海军统帅的想法,可惜那是不可能的。哥哥我还想开着军舰去浪呢,要不就是小浩,还轮不到老二你。”
“就是,二哥你怎么也是三军的统帅,这些小事就让小浩去代劳了。”
以苏浩性格跳脱的性子,他其实对空军最有兴趣,可惜现在空军的团长是赵小三,他不敢去抢这个看起来非常拉风的位子,而且空军对技术要求极高,也没有那个本事。
海军在船上,看起来非常稳当。以苏浩现在的见识,以为在大海上,那还不是想去哪就就去哪儿,现在就存了要统领一支海军舰队的心思。
兄弟几个现在难得有这样天马行空的时候,言语之中也没有什么顾忌,对还只有一百多条内河小船的舰队遐想着打了一阵嘴炮后,才将跑偏了的话题再回来轨道上来。
“过够了嘴瘾,还是现实一点。老二还是说说你的部署吧,整个楚南是一盘棋,民事、民事得相互配合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做为楚南攻略的后续,六月下旬夏收夏种基本完成后,镇永军二师、三师各抽调一部共一万人,组成南下师团,以衡州为大本营进击林州,行动时间为半个月。”
李子强抽调两个师的部分兵力,组成一支万人的军队,是出于平衡内部关系的做法。这一万人由赵小伟担任前线总指挥,这是南路师团。
一师和四师各抽一部,组成一万人的中路师团,由李迎担任前线总指挥,东出赣西,占领赣西的部分要地后,为从东部移民提供武力保障。
北部则由李进喜的内河舰队和一师的部分军兵力,组成北路师团,从楚北大规模掠夺人口,由李进喜任前线总指挥。
苏浩则统领中路、北路的行动,以一师的主力和内河舰队的兵力为机动师团,对周军和唐军形成战略压迫的态势,随时应对两方可能做出的任何反应。
“这样安排的话,李进喜那儿还好说一些,李迎他是副军长,能听从小浩的指挥吗?还有,让李迎现在就担任一方的的总指挥,他的能力和决心能信任吗?”
陆少峰提出自己的担忧。
“李迎是个聪明人,前面禁军的叛乱我们还没找他的麻烦呢,现在正是他急着立功的时候,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想法。再说,改编后的四师,营以上的军官都是经过军校培训和检验的,李迎就是有想法闹不出多大的动静。”
李子强如此安排,还有内里的原因。禁军上下算是投诚的部队,需要用行动来获得其它部队的认可。李迎跟大唐的军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树立起这样一个榜样,便于瓦解唐军的高层。
“老二你考虑清楚了,就这么安排吧。对这些移民和林州的民事,政务院是这样计划的。”
陆少峰也只是表示担忧,见李子强已有了通盘的考虑,便不再对军事上多发言,而是说起下半年政务院的两项重大举措。
大量的移民安置,除了将移民编组成生产大队外,另一安置办法是将之转化为产业工人,陆少峰称之为建设兵团,是亦民亦兵性质的半纪律性团队。
建设兵团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担任铁路、公路建设的主力。现在已开工的几条铁路,大都是由民工建设,攻关和效率都不太理想。
特别是要修建通向南汉的铁路和公路,一路都是穿山而过,需要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因而组建一支建设兵团来承担以后的重大工程建设,就很有必要。
林河的疏浚和拓宽,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程。最初的计划是达到能通行三十吨的蒸汽机轮船就行,后来杜厅长建议,最好能通行百吨船只最为理想。
这样,林河、陵水和楚南境内的大河,在运输繁忙的路段都能通行百吨大船,从而组成一个发达的水上运输网络。
杜厅长的建议,虽有其小心思的地方,可这是于公于私都有大利的建言,在经过多方的调研后,新的林河疏浚方案出台。
“林河与陵水,不是一个水系,中间还隔着几十公里的陆路,连不到一块吧。”
赵志伟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出言问道。
“确实是这样,开挖人工的运河现在还不现实,两条河的落差太大,只好以铁路来弥补这个不足了。”
陆少峰也郁闷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大自然造就的局面,非人力可为。就是在后世,也没有开挖运河联通陵水与林河,再南下至清江的方案,他就没做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