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东东日记:光阴十二载 > 第482章 天

第482章 天 (第2/2页)

但是这次妈妈却有点“反常”,她也十分期待这次博物馆之行。

毕竟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最棒的博物馆,而且“外地的博物馆都看遍了哪能唯独不看家门口的”。

再说妈妈也非常想亲眼看看出现在小学中学历史课本插图里的那些着名文物。

国家博物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特别气派。

同时游客也是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妈妈在博物馆外排队入馆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时间。

我在全国范围内参观了那么多博物馆还是第一次见识这种“火爆场面”。

这也难怪,毕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了北京肯定都想参观一下全国最大、最权威的博物馆。

好不容易排到了博物馆门口,却忽然发生了“意外状况”——妈妈发现她没带身份证!

现在参观博物馆都是免费的,但是必须要凭身份证核验身份,那如果没带身份证自然是无法入馆。

而且妈妈出示了手机里的身份证照片也没有被“放行”,因为入馆必须要用验证的机器扫描身份证原件。

这样一来,妈妈只能坐在博物馆外等我和爸爸。

爸爸说过这个博物馆非常非常大,如果都参观下来至少需要一整天时间。

妈妈说“你们多逛一会儿不用着急”,但是把妈妈自己留在馆外,我和爸爸怎么可能不着急呢?

于是爸爸决定尽量压缩参观计划,只参观“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两个基本陈列展馆。

爸爸这个决定倒是让我十分开心,因为我进了博物馆就被“惊呆”了,这里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真是想象不到的恢弘、壮观、气派非凡,要逛完恐怕一整天都不够用呢!

我深感震撼,还没开始逛就已经“腿软”了,这么看起来妈妈没能进来反而还免得“走断腿儿”了呢!

“古代中国”讲的是中国的过去,“复兴之路”讲的是中国的现在。

我真的看到了爸爸说的那些“国宝”,还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看到了好多内容,学到了好多知识。

我和爸爸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两个小时,就出来和妈妈重新会合了,还好没有让妈妈等太久。

晚上去吃自助餐,爸爸“采访”我:“今天咱们参观了中国最棒的博物馆,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呀?”

爸爸原以为我会说看到了哪件国宝、学到了什么知识。

可没想到的是我仔细地想了想,认真地回答:“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记住了‘要参观博物馆就一定得记着带身份证’!”

妈妈一脸黑线:“………………”

--------------------

第2952天(2019年8月11日,星期日)——难倒话唠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参观了“中国古动物馆”,这又是爸爸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

在这儿我看见了好多恐龙化石,了解了很多地球上古动物产生、进化、发展历程的知识。

看完展览,回家还有“正事儿”要做——学校发的《实践手册》该填了。

每次活动结束都要填关于本次活动的总结,包括去了哪儿、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这些都要填清楚的。

昨天的国家博物馆、今天的古动物馆,今天得把这两次活动的总结都给填完。

爸爸给我讲解了这个总结应该怎么填,活动内容、有什么收获、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些写清楚就行,几行字就ok。

不过可能是爸爸说得有点儿“抽象”,我不是太明白。

于是妈妈给我介绍了“六要素”的概念,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把这六点都写出来就十分完整了。

可我实在想不出“起因”该怎么写,不就是按照学校的要求才去“社会实践”的吗?

没想到,像我这样一个平日里总是唠哩唠叨、喋喋不休的“话唠”,现在居然一句话也“说不出”,完全被“难住了”!

最后,还是爸爸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启发我,让我终于概括出了自己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内容,并且把自己的想法汇总起来形成了感想。

这下才终于填好了手册,完成了这项作业。

这么看起来,光是平时“话多”可不行,还得懂得提炼、总结。

得能“说到点子上”,多说点儿有价值的话,可不能当个“纯粹的话唠”!

我可得总结好这次完成作业的经验,不然下次再做这个作业还得“抓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