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东东日记:光阴十二载 > 第474章 天

第474章 天 (第2/2页)

需要把它们分解开分别扔到四个不同的垃圾桶里去,真是复杂。

而且据说现在上海几乎所有垃圾桶旁边都有人守着,监督垃圾分类新规的执行情况。

一见有人过来要扔垃圾,他们就会很“霸气”地问“你是什么垃圾”,如果要是扔错了垃圾桶,他们可是真的是罚款的!

前一阵大家还在因为上海人在垃圾分类方面的“遭遇”而幸灾乐祸,没想到马上就轮到了自己——

全国又有几十个城市要开始实施新规了,其中就包括北京。

现在大家谁也别笑谁了,赶紧抓紧学习以后要如何扔垃圾吧!

于是现在北京人也开始讨论有关垃圾分类的具体细节,有人还总结了“攻略”发到网上跟大家分享。

比如“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吃不了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能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听起来就跟“段子”似的,还真挺逗。

另外大家平时聊天也会互相“考一考”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比如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就在互相提问,考的都是饭桌上的东西。

比如说“虾壳儿属于什么垃圾”、“啃剩的骨头属于什么垃圾”、“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属于什么垃圾”。

因为最近“学习”得都挺“透彻”,所以大家回答得都还不错,没有被难倒的。

爸爸说对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垃圾回收的收益,好处非常多。

爸爸还给我讲了中国在垃圾回收这方面的历史,说以前中国要从外国进口人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之后回收其中可以“再利用”的部分。

但是在进行垃圾处理的过程当中会释放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等于说中国替人家处理了垃圾,还得给人家钱。

后来中国逐渐强大了,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于环境保护也越来越重视。

于是现在中国就不再进口外国的垃圾了,而且还在逐步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规定,这一切就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垃圾再利用的效率。

这么看起来我还真得好好学习垃圾分类,好好支持垃圾分类的新规定!

不过我刚跟大家好好“研究”了一会儿,就又开始“没正行儿”了,跟妈妈而起了贫嘴。

最终妈妈忍无可忍,和我问出了那个霸气的问题:“你是什么垃圾?!”

我反问妈妈:“您说呢?”

妈妈毫不犹豫:“我看你是‘有害垃圾’!”

我想了想,“纠正”妈妈:“不对,我是‘可回收垃圾’,就算您不要我了,也有别人要我!”

妈妈被逗笑了,边笑边“赌气”地说:“我才不‘回收’你呢!”

说归说,我这么可爱,妈妈哪能不要我呢?!

--------------------

第2917天(2019年7月7日,星期日)——五线谱

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乐器班也终于开课了,我开始了自己的“乐手生涯”。

我学的是长笛,不过可不能一上来就着急“上乐器”,得先打基础,从“乐理”开始学。

“乐理”其实就是音乐知识,周五第一节课老师讲的是“认识五线谱”。

今天我还得做作业呢,要把从do到si在五线谱上写十遍,记住它们的位置、学会它们的写法、练会它们的发音。

我对五线谱可不陌生,爸爸吹萨克斯,用的曲谱就是五线谱,他天天对着五线谱练习,所以我也常常有机会看到五线谱。

我觉得五线谱上那些音符就像一个个小蝌蚪。

爸爸说它们在不同位置就代表不同的音、不同的形状就代表那些音不同的长短、不同的组合方式就代表乐曲不同的节奏。

爸爸看的曲谱上,“小蝌蚪”特别多,样式还特别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

而我现在学的就简单多了,只是“音阶”而已。

这五线谱可不是所有人都懂的,比如爷爷奶奶他们就不认识这个。

他们只认识“简谱”,完全用数字表示的乐谱,听起来就要简单一些。

而妈妈虽然上学的时候学过五线谱,但也只了解一些“皮毛”。

要是让她在五线谱上把音阶写出来,估计她也是不会的。

爸爸对五线谱的掌握几乎全靠他开始学萨克斯以后的乐理课学习。

他说乐理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了,光音阶就有好多种,而且还分不同的“大调”、“小调”,他学了三年,直到现在都还没学全呢。

不过爸爸说我也不用担心,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问爸爸,爸爸全都可以帮我“搞定”。

妈妈说有了爸爸这个“家庭音乐教师”,我要学乐器可就方便多了。

我觉得也是,虽说爸爸练的是萨克斯,而我学的是长笛,但至少在学乐理的时候,我就不用怕有难题啦!

看来要想跟爸爸“组乐队合奏”,我还不能太“急于求成”,至少得先过了“五线谱”这一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