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天 (第2/2页)
也不怪爸爸“说话太重”,爸爸上小学的时候就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校服,结果每次学校要求穿校服的时候他都被老师批评,他可知道校服的重要性。
妈妈也给爸爸“帮腔”,说“不给她买新校服”,因为“让她自己着点儿急以后就知道好好看着自己东西了”。
可是爸爸说这样没用,因为“她才不在乎呢”。
妈妈一想也是,我这个“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性格什么时候能做出点儿改变呀!
陈老师还真是很负责任,不但前天收到爸爸的微信后帮我找校服,昨天还亲自带着我去广播室、体育教室跑了好几趟,想再尝试一下能不能帮我找到校服。
虽然还是一无所获,但我心里真的很感激陈老师。
不过校服还是没找到,只好想办法再买一件了,总不能真的让我没校服穿呀。
奶奶跟爷爷说好了再去学校接我放学的时候就找陈老师问问补买校服的事情。
没想到昨天晚上事情出现了转机,十点多我都已经睡觉了,妈妈说班级微信群里传来了好消息——
金峻熙的妈妈说她发现金峻熙把我的校服上衣给拿回家了,还好我衣服里侧写了名字,金峻熙的妈妈才能发现这件事。
她说会让金峻熙把衣服带到学校还给我。
金峻熙是自己的同桌,他平时喜欢把书包放在地上。
也许是我的校服上衣从椅背上掉到了地上,金峻熙收拾书包的时候以为是自己的衣服就给带回家了。
这下好了,我的校服“失而复得”,我又有校服穿了,Lucky!
不过爸爸还是把我“抓过去”又数落了一遍。
爸爸说这回的结果非常幸运,但我不能因此就树立“侥幸心理”,也许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呢。
我还是得自己多“上心”,看好自己的东西!
--------------------
第2816天(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严谨求知
今天星期四了,有一件我跟爸爸几乎争论了一周的“悬案”终于有了定论。
星期一晚上爸爸“临时起意”要看看我写的作文,结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作文纸上所有句子末尾正好赶上在一行里最后一个字格的情况,我都把标点符号点在了字格的左下角。
就比如说“我的老师姓,陈”、“今天是个晴,天”,通篇如此。
在爸爸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严重并且显而易见的错误。
于是他赶忙纠正我:“标点符号怎么能点在句子中间呢?应该点在一句话最后的位置呀!”
可我的回答也是“底气十足”:“老师就是这么讲的呀!老师说,标点符号不能点在一行里的第一格,而且必须要点在字格的左下角!”
爸爸有点儿明白了,原来我是理解错了老师讲课的意思,于是又赶紧给我解释:
“老师说的那是‘在正常情况下’,可是如果赶上这种句子正好在一行末尾结束的情况,因为标点不能‘换行’所以必须点在这一行的最后。”
“而这一行已经没有字格了所以按说应该点在字格外面,但书写格式又要求标点不能‘出格’,因此其实是标点‘借用’了前面那个字格。”
“所以它就不能再点到这个字格的左下角了,只能点在这个字格的右下角。”
爸爸说了一大通,他自己觉得已经把这个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了,可我却并不“买账”。
我坚持认为自己的理解没有错误,并且打算坚决按照“老师的要求”执行。
爸爸说服不了我,只好让我“明天去问老师”,看来只有老师说的才能让我“心服口服”。
星期二晚上爸爸一回家就问我“问老师了没有”,我愣了一下,回答说“忘了”。
爸爸很生气,让我“明天不许再忘了”。
又过了一天,昨天晚上爸爸回家又问我“今天没忘吧”,我回答“没忘”,不过“今天老师太忙没空解答问题”。
爸爸只好让我“明天再问”,并且还给我增加了一些压力:“明天要是再问不出来,就必须得按我说的改了!”
今天晚上爸爸一回家,我主动跑过来“汇报结果”:“爸爸,今天我问老师了,还是您说对了,老师跟您说得一样!”
爸爸十分得意,让我“快去改正”,他还有点儿“不太谦虚”地“自吹”起来:
“你刚二年级,现在爸爸辅导你学习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你得多听爸爸的!”
其实爸爸并不怪我质疑他的意见,也不怪我过于“坚持己见”。
爸爸觉得我在学习上能有这种“严谨求知”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