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水利之议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此渠修建难度如何?\
郑国以为秦天是在担心工程浩大,便解释道:
\虽然工程不小,但只要人力物力充足,三年便可建成。\
\不,寡人是在问技术难度。\
秦天走近一步,\比如水流速度的控制,渠底的坡度设计,还有防渗漏的处理......\
郑国一愣。他没想到秦王会问得如此专业。
要知道这些都是水利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
\陛下好见识!\郑国由衷赞叹,随即详细解答,
\水流速度要控制在每秒三尺左右,太快会冲毁渠道,太慢则无法灌溉。
至于坡度,主渠每里降差不超过三寸,支渠则要根据地形调整......\
他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眼中放光。作为一个痴迷水利的专家,终于遇到一个懂行的人,让他倍感兴奋。
秦天也听得入神。
虽然他来自现代,但这些古代的水利智慧仍然让他惊叹不已。
\先生对水利之道,当真了得。\秦天感慨道,
\说来惭愧,寡人一直在找寻水利人才,奈何数年来都未能如愿。\
这句话说得真诚,也说到了郑国心坎上。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计谋天衣无缝,此刻却感到一丝异样。
眼前这位秦王,似乎真的很重视水利。
\陛下过谦了。\郑国拱手道,
\在下观秦国这些年的发展,不论是铁器推广还是道路建设,都显示出远见卓识。
有了这些基础,水利工程必定事半功倍。\
\正是此理。\秦天踱步道,
\铁器可以提供更好的工具,道路可以方便运输。
如今正是兴修水利的大好时机。\
范雎在一旁听得似有所悟:\所以陛下这些年的布局......\
\都是为了这一天。\秦天点头,\水利乃国之根本。
没有水利,农业就难以发展。没有农业,国家如何强盛?\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让郑国心中更加困惑。
按照原计划,他是要让秦国陷入这个劳民伤财的工程。
可现在看来,秦王似乎早有准备。
\陛下,\郑国试探道,\此工程所需人力物力确实惊人。恐怕会影响其他工程的进度。\
\无妨。\秦天胸有成竹,
\只要规划得当,一切都能兼顾。更何况,此事关系到千万百姓的生计,再大的投入也值得。\
说着,他看向郑国:\先生以为如何?\
郑国一时语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低估了秦王的胸襟和眼界。
这哪里是在向秦国设套,分明是遇到了一个真正懂水利、重民生的明君。
\陛下说得对。\郑国由衷地说,
\水利工程虽然耗费巨大,但利在千秋。若能建成,必将造福万民。\
\好!\秦天击掌,\既然如此,咱们就好好谋划一番。\
他转向范雎:\即刻组建水利署,让郑国担任总工。另外,调拨充足的钱粮物资,保证工程所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