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饶我心头一寸冰 (第2/2页)
她这一世重生归来,为北翼殚精竭虑的使命,到今日终是圆满。从此往后,她只想寻回夫君,带着儿女,过那寻常百姓的生活。
朝堂纷争,京城浮华,都让她身心俱疲。如今,正是抽身而去的良机。
马车晃晃悠悠行了半月,终至朱城。
这一路颠簸,她与长子一一尚能支撑,唯独两个女儿遭了大罪。本就纤细的身子骨更显单薄,直教随行的孟娘子与几位乳母心疼得不住抹泪。
随行众人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大房一家。大伯时成逸携妻于素君、幼女时安雪同行。
时成逸此去,实则是自请调任。他主动向朝廷请命,领了铁马城屯田使一职,专司军户农耕、盐铁专营及边关互市之责。
这相较于他在京中的官职,明眼人都看得出是降级外放。
然时成逸浑不在意,他心中所念,一是要在边关做番实事,二是不忍侄女孤身远行。
大伯母于素君自是夫唱妇随。独子时云舟因要专心备考,不得不留在京中。
而时安雪惊闻夜宝儿跳崖失踪,哭着闹着要跟着去寻。
小姑娘哭着哭着,抽条似的长高了几分。
众人安顿在朱城驿站后,时成逸仔细考量了行程,向时安夏提议改走水路。
“这个时节正值秋水澄净,既无盛夏暴雨,又少寒冬朔风。若改乘官船,不仅行程平稳,两个小丫头也能少受些颠簸之苦。”他说出这番话,自是查过了河流所经路段,“是绕了些,但我算过,顶多晚几日。”
时安夏欣然接受,“大伯父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只想着赶路。”
“那我去安排。”时成逸掉头而去。
时安夏忽然叫住他,“大伯父……”
时成逸顿住,扭过头,目光温润,“夏儿还有什么要叮嘱的?”
时安夏在这一刻,终是笑了,“大伯父过了心里那道坎。”
他又变回了她尊重又敬爱的那个人。如松柏之姿,眸色澄澈。
又因着无大权在握,行事更是谨慎小心了几分。
时安夏真心赞一句,“大伯父,您人很好。”
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愿这一生,别生了妄念。
时成逸面红耳赤,低垂着眸。他站在侄女面前,竟一时不知所措。
他认真反思了整整一年。
在这一年里,他耳边总是想起时安夏的问话。
她问,“大伯父,您知道您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吗?”
她自答,“是父亲啊!大伯父,我一直当您是父亲。”
她又说,“我当您是父亲,跟我母亲完全无关。”
他因着她的话,日日反思,终看清了自己丑陋的一面。
一切的源头,表面上看是来自唐楚君。实则,是他自己内心藏着一处阴暗在作祟罢了。
秋日阳光从窗台洒进来,将他照进光里。他终于从齿缝中赤诚咬出一句话,“这世上,唯圣德太上皇,配得上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