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今年雨水大 (第2/2页)
仅仅因为一个水工的判断,就把精力都放在防御洪水上,不仅百姓不理解,就是各地官员也未必能理解,
要是因此耽误了百姓耕种,容易引起民变。
他们说的其实很对,春耕是当前的头等大事,朝廷的各项工作都要为春耕让路。
在不知道今年有大洪水的情况下,陆鸣也会觉得徐伯有些小题大做。
但是有大洪水这件事又没办法在朝堂上公开说,
没办法解释,总不能暴露陆鸣的身份吧。
就算陆鸣不在意,刘彻也不会允许。
“陛下,臣认为可以从长安调兵前往东郡等地,先对紧要地段的河道先进行疏浚,
再算上沿途时间,军队达到各地时春耕几乎已经结束,不会对当地百姓造成多大影响。
然后再调动当地军民,共同疏浚河道。”
卫青给了个折中的方案,
不是他在和稀泥,而是这个时候要是强行让各地全力疏浚河道,大概率是要激起民变的。
对百姓来说,粮食就是命,谁要是为了解决真假不明的危险耽误他们种粮食,他们真的可能会拼命。
武德充沛不是说说而已,
各郡的军队都是当地百姓组成,农闲时会进行都试,由太守来主持,检验军队的战斗力。
大汉的百姓,拿起锄头是农民,拿起武器就是兵,
逼急了真的会揭竿而起。
就算明确告诉他们会有洪水,他们也不会相信的,未来不确定的洪水哪有眼前的耕种重要。
哪怕是卫青的折中方案,仍然有人反对,认为过于小题大做,白白消耗粮草。
徐伯的专业水平虽然过硬,但是名声不显,又没有预测成功的案例进行背书,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他的预测买单。
好在刘彻和卫霍二人都坚定的相信陆鸣,相信会有洪水的发生,
最终力排众议,决定从长安调遣精锐前往东郡等地,疏浚河道,加固大堤。
“此事以大将军为首,富民侯为副手,率领大军前往各地。”
刘彻仔细考虑过后,决定派出这对组合。
大军此去需要协调各方,卫青长期以来形成的威望,在处理各方关系时可以镇的住场面。
陆鸣是水灾消息的提供者,日后论功行赏少不了他的功劳,自然不能缺席。
况且他脑海中还有各种奇思妙想,说不定还能贡献出一些治水的好办法,
和水工徐伯这种专业人才交流起来也更方便。
他们俩离开长安,霍去病自然就要坐镇长安,有紧急军情可以随时应对。
霍去病有些遗憾,没能跟着陆兄一起去治水,但也知道陛下的考虑更周全。
退朝回府后,陆鸣告诉义妁自己又要远行了。
听完事情原委,义妁面色沉重,
“如此大的洪水,能防患于未然自然是最好的,
但百姓们不会相信你的话,不会因此放下手中的农活跑去加固堤坝,
陛下的安排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为了防御洪水,保护百姓而逼迫的百姓造反,岂不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