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才华 (第2/2页)
“你干脆直接让文官上战场得了。”
“枢密院不知部队实情,三衙不晓作战意图,这还打鸡毛仗?”
宋仁宗被这么劈头盖脸一顿说居然都没生气,只是问道:“该怎么办?”
大才啊。
被这样有才华的人一顿骂咋了。
天天骂他都能接受。
欧阳修也是急了追问道:“先生,这问题怎么解决?”
纪由:“枢密院设北、西、南三房,分管对辽、西夏、大理战略。”
“各房配置2名知兵事的文臣、1名参军事的武臣。”
宋仁宗一听这个中和的办法称赞道:“极好极好。”
“增设边防策应使职位,由卸任边将担任,专司审核枢密院作战计划可行性。”
“更戍法直接不要了,统兵权延长至5年,但需每年赴京述职。”
“期满五年直接换队。”
“将领连败三阵即解职,打不赢就下岗,养这种废物吃干饭浪费粮食。”
“实在不放心,武官家人抓来汴京住,人质担保一下。”
宋仁宗听到这个办法面露不忍。
纪由睨了他一眼随后喝了口水直接说后面的,“冗官、冗兵都讲完了,冗费很简单。”
“你仗打赢了就不需要支付大量岁币了嘛。”
“突击审计的时候谁贪抄谁的家,钱不就来了吗?”
“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得抄家。”
......
烛火摇曳,在宫殿的墙壁上映出两人长长的影子,交谈一直持续到深夜。
纪由凭借清晰的思路和极具说服力的言辞,将一项项可落地实施的政策娓娓道来。
随着交流的深入,宋仁宗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逐渐转为认可。
不知不觉间,他对纪由的称呼从“你”变成了“卿”。
一旁原本心存疑虑的欧阳修,在聆听过程中,也被纪由新颖独到的见解折服和纪由称兄道弟起来。
毫无疑问,这一番交谈过后,整个大宋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宋仁宗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看着纪由,郑重说道:“纪卿真乃神人也!”
“以纪卿的才学和见识,留在官场,必能大展宏图。”
“何不留下施展抱负?”
“为大宋开创太平盛世。”
纪由嘿嘿一笑,“能不能让我参加科举?”
“我想从科举正途入仕。”
主要是想凑热闹,能在千年龙虎榜上留名,很爽。
宋仁宗觉得纪由参加科举,实在是有些降维打击了。
朝中的才子们,虽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可论起见识和思维,却无一人能与纪由相提并论。
纪由那些对时政的见解,那些改革的策略,真无一人能想出来。
即便强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纪由面前,似乎也逊色几分。
纪由惯会提要求:“我没有大宋的户口,让人给我办一个。”
“我要住皇宫里,离御膳房近的大殿,还要......”
宋仁宗满脸真诚,对于纪由提出的种种要求,他没有丝毫犹豫应允。
全然不见平日里身为帝王的威严架子。
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位渴望留住贤才的伯乐,满心满眼都是对纪由的重视与挽留。
待到交谈结束,宋仁宗亲自起身,依依不舍地将纪由送至大殿之外。
纪由心念一动,当着宋仁宗和欧阳修的面,随手放下小茅屋。
<img src=\\ img-width=\150\ img-height=\150\ alt=\/>
纪由:不止有才华,哥还有超能力。
宋仁宗、欧阳修:“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