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王文的想法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李承乾端坐在檀木椅上,可此刻,他的目光中却带着几分探究,紧紧地盯着坐在对面局促不安的王文,缓缓开口:“少年郎?你可是有什么冤屈?”
说话间,他微微眯起眼睛,直抵人心,似乎一定要从王文的神情中,挖掘出他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听见陛下这么说,王文心脏瞬间狂跳起来,脸上一阵燥热。
他心里清楚,陛下误会了他这副紧张模样的原因。
慌乱之中,他“噌”地一下站起身,双手在空中急促地挥舞着,嘴里连珠炮似的说道:“没有,陛下!您弄错了,我真的没有什么冤屈。”
为了让自己镇定下来,也为了赶紧转移话题,王文将手中还没咬上几口的绿豆糕一股脑儿地塞进嘴里,腮帮子被撑得鼓鼓的,模样有些憨态可掬。
紧接着,他用那粗糙袖口,随意地擦了擦手上沾着的绿豆糕碎屑,随后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叠纸张,恭恭敬敬地递到李承乾面前。
“陛下!我这人嘴笨,不太会表达,脑子记性也不好,就怕把那些重要的事儿给忘了,所以就提前记了下来。”
王文低着头,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偶尔偷偷抬眼瞄一下李承乾的表情,又迅速低下头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李承乾看着王文那张充满质朴气息的脸,还有他手中那叠虽略显粗糙却被整理得整整齐齐的纸张,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
眼前少年,一看就是长期在田间劳作的庄稼人,可他竟然也能读书识字,还懂得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在李承乾看来,却意义非凡,这无疑是朝廷多年来大力推行扫盲运动成果的有力证明。
扫盲关乎着大唐每一个百姓能否开启智慧之门,关乎着国家的未来走向,想到这儿,李承乾只觉得心情格外舒畅,他带着几分郑重,从王文手中接过那叠纸。
纸上的字歪歪扭扭,笔画或粗或细,有的地方甚至因为用力过猛,纸张都被划破了,实在称不上美观。
但每个字都像是带着温度,承载着王文的认真,至少能让人清晰地读懂其中的意思。
上面记录的都是他来到长安后,亲眼目睹的村子里的种种变化。
比如,村子里新建了宽敞平坦的石板路,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道路泥泞难行。
村头的农田被重新规划,合理布局,灌溉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还有热闹繁华的集市,王文把这些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发展的期盼,希望朝廷能够将大唐所有的村子,都按照长安村子的模式来发展,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李承乾认真地看了一页,便抬起头来,目光落在王文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探寻,问道:“念过书吗?”
王文忙不迭地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对过往读书时光的怀念,又夹杂着些许无奈:“陛下,我小时候读过免费的义务教育,那时候在学堂里,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我可开心了。”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可我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家里全靠父母那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他们整日在田里劳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所以我只读了两年,要是我一直读书,家里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