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异能古董商 > 第二百六十八章百万满天飞

第二百六十八章百万满天飞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异能古董商!

这个时候,萧宏跟在梁武帝后面,心惊胆战,那真是如履薄冰啊。 他当然是怕梁武帝现了他的贪污了那么多的银钱和物品,以后一定要办他的罪了。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梁武帝检查完了,不但没有下令将箫宏拿下,反而在检查之后,笑的*光灿烂的对地对萧宏说:“老六,你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嘛!到时候哥哥我找你借粮食,你可别告诉我地家也没有余粮啊。 今天我可是什么都看到了。 ”自己的兄弟既然不过是贪污一点,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在粱武帝看来,只要是不造反,那就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了。

从此以后,粱武帝知道萧宏不会谋反,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对萧宏更加信任了。 一个喜欢军权的弟弟好,还是一个喜欢金钱的弟弟好,在皇帝的眼里,恐怕没有不喜欢第二种的了。

梁武帝对亲属和士族那可是真正的活菩萨啊,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 虽然没有达到只允许皇帝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地步,但是,还是有一些比较荒唐的举措的,比如,这位皇帝菩萨是五月五日的生日,但是和尚说这个生日不吉利。 所以,粱武帝就把自己的生日改成了十月十日。 这父母生你的日子是你说改就改的了的吗?况且就是改了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终于还是逃不过史官的春秋妙笔。 还比如,粱武帝是属狗的,这下可好了。 整个京城。 不能出现有杀狗地现象。 幸亏这位皇帝是属狗的,要是他是属老鼠的话,那么,整个京城还能有猫的立椎之地吗?怕就不是京城就是老鼠的天下了。

老百姓要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大大的严办。 这个问题上,粱武帝还是直接剽窃了秦始皇地原创,实行连坐。 如果一个人逃亡。 全家人都要跟着倒霉,邻居也要交纳罚金。 谁让你知情不报啊。 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 一副天老大,地老2,皇帝老三,贵族就是老四的模样。 有地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老子杀你了又怎么着。 老子杀了你是看的起你。 谁让你的老百姓了,下辈子不想被杀的那么冤枉,就投个好人家吧。 反正在粱武帝时期,贵族杀两个老百姓,官府都装垄作哑。

就在这个是,有一个正直的官员贺琛看过过去了,说他正直吧,此人也是难得的一个清官了。 相对于粱武帝其他的手下,他已经是贪污地比较少的了。 不过,他的为人就是有点死脑筋。 一点不懂得变通。

你给皇帝提意见,那还不好好的琢磨一下,象一个愣头青一样直接上了一个奏章,提出意见他是不敢的。 你给皇帝提意见,你吃谁的,喝谁的,拿谁家的俸禄。 所以,他不过是据实写下了。 [现在各地州郡官吏搜刮残酷,有好处都往自己身上搂。 有过错都是老百姓地。 长此以往,百姓实在受不了。 还有,官员穷奢极侈,浪费太严重,几乎都到了不拿银子当钱的地步了。 大造府邸。 没完没了。 大家都在比谁的府邸更是大一些,这样下去。 百姓终年服役不得休息,有可能耽误农耕。

其实,粱武帝时候,建造最多的就是和尚庙了,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贺琛不过是死心眼,又不是缺心眼,他知道皇帝是信奉佛教的,当然不敢公然的说你造了那么多地寺庙,简直就是劳民伤财,快要做亡国之君了。 这样的话粱武帝不把贺琛给拉出去砍了才奇怪。

贺琛说的虽然讲的是事实,又含沙射影的指出来粱武帝建造和尚庙太泛滥。 但是梁武帝虽然一句也听不进,不过因为他自己信奉佛教,对手下还是很宽容的。 当下他口授一道诏书,责备贺琛。 大意就是说贺琛攻击一点不及其余,要是不想干了趁早回家买红薯去吧。 在这份诏书里,粱武帝把自己说成一个天底下少有的贤明君主,又是勤劳,又是节俭。 当然,粱武帝确实是勤俭,不过他的勤俭不是用在治理天下上,而是用在佛经的整理上,而且,粱武帝自己还写了不少的佛经。 和尚不能喝酒地规矩,就是这位皇帝菩萨定下来地规矩。 [按:皇帝菩萨不是历史给粱武帝的称呼,而是他自己要求大臣一定要这样称呼自己。 ]

至于节约,皇帝菩萨嘛。 后来粱武帝甚至连肉都不吃了。 穿地是粗布衣,甚至连唐僧都有一件象样的袈裟。 可是粱武帝穿的就象一个乞丐一样。 说句公道话,要是在皇帝里面评选一个节约的标兵来,粱武帝那是当仁不让的头把交椅。 就这样,把贺琛的意见顶了回去,贺琛也没有办法啊,粱武帝自己说的确实是事实啊。

梁武帝因为是个佛教信徒,而且还是一个狂热的铁杆佛教的粉丝。 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后来在唐朝的时候这个同泰寺被烧了。 ]。 粱武帝初一十五,都要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要是粱武帝把这个精神放在治理国家上,他未尝不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可惜啊,历史偏偏有他自己的轨迹的。

粱武帝他这样做,还有自己的说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 你大爷的,要是烧香能有用的话,大家都当和尚去了。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信仰自由。 无可厚非。 但是,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 让后来人在茶余饭后多了一点点笑谈。 粱武帝居然在同泰寺出家当了和尚,可见粱武帝已经对佛教到了什么样的入迷的程度了。

历史上有明记载的出家过地 皇帝,一共是两位。 一个就是这为粱武帝。 另外一个就是武则天。 朱元璋应该在在寺庙打杂,是编外人员,不算是正经的和尚。

有一次,年岁已大的粱武帝又去同泰寺讲经,但是,讲经完毕以后,粱武帝不回去才了。 居然要在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 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 而去做和尚,三皇五帝到粱武帝这里,这还真是破天荒第一次。 可是,在那个古代,天地君亲师。 除了天地,皇帝就是老大了。 他说要出家,谁敢反对!反对的人一定会被粱武帝认为是大奸臣。拉出去剁了喂狗。

再说,那时候由于粱武帝的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那可真是佛教盛行,如天竺一般。 上行下效,这是肯定地。

就这样,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当然是带修行的,身体肤。 受之父母。 粱武帝还是知道地。 可能粱武帝就是佛教在过内的第一个俗家弟子了,这一点倒是和朱元璋是有同门的关系了。

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你一个皇帝,老是在同泰寺呆着做什么。 于是四天后,文武百官将粱武帝给接了回去了。

后来粱武帝出来后一想,这样做不是很妥当。 说好了是舍身的。 怎么这样就回来了,那不就成了妄语了吗。 出家人不打妄语的。 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那不是不可以,佛教大开方便之门嘛。 但是,和尚也是要吃饭的,还俗可以。 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 就算你是皇帝,当了和尚大家都一样了,怎么能够例外。 不过已经出来了,这一次粱武帝也就没有办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