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那个人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明第一搅屎棍!
崇祯十四年四月初十,关外,清军大营。
身着明黄色棉甲一身戎装的皇太极正座于中军大帐之内,大帐内站满了大清国的文武大臣。
礼亲王代善、武英郡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各自身着盔甲坐于一侧。
除了睿亲王多尔衮没在之外,大清国真正的天潢贵胄悉数到场,足见这场战争对于皇太极以及大清国的重要性。
另一侧,则是以范文程、宁完我为首的大清国文官,这里头不乏在关内混不下去的落魄举子,亦或是投降了大清国的前大明官员。
在场的人表情皆露喜色,东土默特部的一场大胜,不仅一战吃掉了大明朝廷三万多精锐,还大大鼓舞了大清国上上下下的士气。
几个月以来,大清国一直处于小溃败的阴霾之中,李自成的罪字营出关之后,更是使得漠南蒙古诸部人心惶惶。
大清国急需一场胜利来挽回局面,所赖萨满庇佑,他们隐忍了一个月,终于等来了这场大胜。
“父皇,那归化城虽然坚固,但如今我大清国大军压境,只要付出些代价,拿下这归化城并非难事。
只要父皇下令,儿臣立即便率领正蓝旗的勇士们,为父皇拿下归化城,将那李自成和俄木布的头颅敬献给父皇!”
肃亲王豪格第一个请示道。
作为大清国皇帝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今年已经三十二岁,也算是历经了不少的战斗,奈何却并不为皇太极所喜。
以至于直到现在,大清国仍旧没有太子,几个议政大臣也从不提立储之事。
正因为如此,只要一有机会,豪格便会在众人面前,尤其是皇太极面前表现。
大清国目前处理政务的方式,一直在向汉家王朝学习和靠拢,虽然豪格看不起范文程、宁完我那些汉人,但汉家王朝有一点,他是很喜欢的。
那便是汉家王朝的父死子继制度,尤其是皇家,往往会在很早便立下皇储,也就是太子。
而他们大清国,乃至于之前的后金,在汗位和皇位继承上,仍旧采用着落后的议政制。
比如他的祖父努尔哈赤过世之后,汗位继承便是由几个主要的议政大臣讨论,最终经过竞争和妥协,他的父皇才荣登大位。
豪格不觉得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只知道自己明明应该是太子,但现在却不是。
“你难道忘记大凌河之战了吗?”皇太极面无表情的反问道。
当年大凌河之战,他们依靠围点打援的方式,击溃了明军的好几次支援,不仅扩大了战果,最终还是拿下了大凌河。
皇太极的意思很明白,如今的归化城就是曾经的大凌河,若朝廷坐视不理,自然让漠南的蒙古诸部看到,这就是跟随大明朝廷的下场。
如果大明的边军敢来,那就只能是有来无回。
毕竟这次他几乎是倾国之力,几乎调动了整个大清的绝大部分兵马。
然而豪格很明显会错了意,只是皱眉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然不会同意那李自成和俄木布的投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