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周室与诸侯的平衡 (第2/2页)
和北方诸国相比,南方的淮夷部落实力低下,可以让淮国的实力不断提升。王钊并非昏庸的君主,相反在子珏的教育下,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子珏在位的五十年,淮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口繁衍生息。五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人繁衍两到三代,又因为卫生和医疗的提升,淮国国都的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人了。
上一次邦周围攻淮安,其中一部分人口就被迁徙去了其他城市。
这个时代土地没有化肥,没有良种,长期维持如此大的城市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因此王钊开始借助这次封赏的机会,开始将淮安城中的国人迁徙出去。
当然王钊采用的并不是分封,而是采邑。
这些采邑一部分被安排在钟吾国到淮水北岸这片土地上,另一部分则是被安排到南方。这其中一方面是加强北方的防御,另一方面是开拓南方。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淮国的在王钊的执政下继续强盛。转眼之间,四年时间就过去了,邦周天子成年加冠,然后开始正式执政。
只是这种权利的移交并不是很顺利,毕竟不是谁都是周公旦,可以辅佐天子,并且在天子成年后将权利交还。权利的腐蚀有多可怕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无数次。
虽然最后姬满将权利收回,但是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裂痕也已经出现。
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争斗并没有影响到淮国,淮国在王钊的治理下依旧在壮大。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这位周天子为了重振王室声望,也是为了削弱日渐兴盛的犬戎。周天子发动了两次征讨犬戎战争。
第一次征伐犬戎,因为有大臣劝阻,以防再发生‘剌王南征不复’的旧事,而且犬戎一直臣服于周王朝,不易动武,以耀德不观兵的政策来震慑犬戎。只是大臣谋父的‘剌王南征不复’的这句话触碰到了天子的敏感神经。
姬满强硬拒绝了谋父的策略,执意西征。姬满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这次西征虽然获胜,但是战果却并不多。只是这场战争造成的后果有些严重,导致边疆戎狄部落不再朝拜邦周。
边夷不朝,这加剧了周王朝和边夷的矛盾,于是姬满再次发动西征犬戎,此战邦周大胜,击败犬戎,并且将一部分戎人强行迁移。
姬满征伐戎狄,展示了王畿的实力,夸耀武功,震慑了诸侯。这也让自剌王以来,王室颓废的气象一扫而空,周王室出现了中兴。
姬满因为当初和辅政大臣之间有些权利斗争,和晋国、齐国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一些裂痕。为了敲打齐侯,姬满任命纪侯为三公之一,另一边又任命了虢侯和虞侯出任王畿大臣。
姬满用这种政治手段削弱了齐国和晋国的影响力。维持诸侯之间的平衡,这对王室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在诸侯看来这种做法是背叛。
不过屁股决定脑袋,姬满的做法更符合周王室的利益。姬满的执政让周王朝进入中兴。
西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在王朝的初期让西周快速壮大,夏君夷民的政策让周王室进入鼎盛,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诸侯的逐渐做大也造成了主弱臣强尾大不掉局面,伴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朝贡的减少,周王室逐渐成为了象征。——《剑桥中国史·西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