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再见清河 (第2/2页)
清河公主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苦涩地笑道:“如今秦国势力如日中天,一统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复国之路,何其艰难啊。”
“不!”慕容冲摇了摇头,目光如炬,“大燕必将重振旗鼓!”
清河公主深深的看了眼慕容冲说道:“所以你来长安就是为了获得大燕旧臣的支持?”
“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我都还不知道。只有提前谋划,以待时机。”
“那你心里有打算了吗?”
慕容冲将一份帛书递给清河公主:“人心似水,复燕还是一个未知时间的事情,他们安逸了,不会放弃安逸跟着我。更何况还是一个普通的燕国皇室。”
清河公主的目光在帛书上缓缓移动,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一段过往,也预示着一份未知的未来。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帛书轻轻放回桌上,目光再次转向慕容冲,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你说得对,人心似水,难以捉摸。这些旧臣们,他们或许曾经对大燕忠心耿耿,但如今秦国势力正盛,他们享受着高官厚禄,又有几人能愿意跟随我们踏上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复国之路!”
如今,秦国已是大势所趋,北方诸国各民族望其项背,一统之局似乎指日可待。在这样的背景下,谈及复兴燕国,难免会被许多人视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也有人看出了隐患,比如王猛等人。
再比如:
燕故太史黄泓叹曰:“燕必中兴,其在吴王乎!恨吾老,不及见耳!”
汲郡赵秋曰:“天道在燕,而秦灭之。不及十五年,秦必复为燕有。”
苻坚最终的追求始终是一统天下,他以‘夷狄应和’战略迅速稳定被灭亡国家和民族的人心,但是同时也带来了隐患。
但是苻坚不在乎,在他看来一切都是为了统一在铺垫。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道:
臣光曰: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得伍员而克强楚,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
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未有异心,遽以猜忌杀之,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
故秦王坚礼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猛何汲汲于杀垂,至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
……
“要我帮你什么?”
慕容冲没有说话,清河公主神色一寒:“你我姐弟之间,难道还需要如此犹豫不决、遮遮掩掩吗?”
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责备,更有着一份深切的期待。慕容冲抬头,目光与清河公主交汇,那双眸子里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阿姐,我心中确有一事难决,只是此事关乎重大,我怕……”
“怕什么?”清河公主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说吧”
慕容冲凑近清河公主耳边低语几句,清河公主神色异样:“你胆子不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