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替邻居奶奶重活一回后,又穿书了 > 第167章 路上(5)

第167章 路上(5) (第2/2页)

童佳问:“那个许叔还没回去?”

陶均乐点头,说:“我一直盯着监控呢,没回去。

不过估计应该也快了,我正准备回去生火,把晚饭给做了。

你和秦姨吃得这么快?”

童佳放下碗筷,叹了口气,说:“我妈没什么胃口。她被分配下乡辅导文娱活动的地点下来了,在冀省。

说是那边人手不够,特意打了报告来京市借人。

我妈因为之前去接我回来的路上遇到的事情,对冀省一直有种畏惧在里面。

年初的时候咱们南下,她不也是没在冀省停留吗?

现在心里烦躁得不行,就担心这次出去路上不太平。

而且京城周边的农村,是去三天,第一天一早走,第三天晚上准能到家。

可去冀省的不是,去一天,回来一天,这一来一回就要五天的时间,跟她一起去的两个人里,还有一个一直在打她主意的人,她就更烦躁了。

行了,我不跟你多说了,先回去安慰安慰我妈,看还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你也先回去吧,等你时间允许的时候,你也过来劝劝她。”

陶均乐点头,童佳出去后,他洗完了童佳带进来的碗筷,自己也拿上火柴离开了房车。

回到补给站,他从进门的那个柜子里拿出泥炉子和砂锅。

看了看许叔放在椅子上的邮包,想了想,还是去了门口。

他大概猜到了这个补给站没有火柴的原因了,担心会引发火灾,对信件和包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走到距离补给站十步远的位置,陶均乐才放下泥炉子,开始用火柴引火。

火点着了,拿了两根木柴放到灶口,又转身回去洗砂锅。

坛子里的水是干净的,他舀了一点儿,把砂锅洗干净,又装上水,就把砂锅放在了泥炉子上。室外的泥炉子和砂锅今天下午的运动量很大,他晚上打算多吃一些。

感觉许叔不是那种会偷窥别人东西的人,哪怕网兜里没有,他还是从房车里拿了一袋挂面和一双筷子出来。

在许叔回来之前,盼着水开了,把整袋挂面都下了进去。

刚把面划散,他才反应过来,有挂面不足为奇,可能是跟饼干混在一起了。

网兜是有网眼儿的,别说一双筷子,就是十双筷子放在里面,按照今天下午那个折腾劲儿,也早就丢在路上了。

这么一想,他只好把筷子收回房车,就近找了一棵树,从树上找了根相对还算是直立的树枝,折下来,用小刀削掉外皮,就能当成筷子用了。

他正削着树枝的皮呢,许叔就回来了。

看到他的操作,疑惑的问:“你哪里来的刀子?”

陶均乐抬头对着许叔笑了笑,说:“出门的时候,我们农场的场长给的,让我放在口袋里,贴身带着。

万一路上遇到危险,防身用的。

现在,正好用来削出双筷子来。”

许叔看着砂锅盖子被放在地上,走过去,就看到满满的一锅面条。

他拧着眉,问:“你能吃得了这么一锅?”

陶均乐将削好的筷子递给他,笑着说:“咱俩一起吃啊。

今天许叔要是不带着我这么个累赘,肯定早就来补给站休息了。

我让许叔多出了力,可不能不懂事儿。”

“这个……这个可是细粮呀!你……你就这么……太浪费!”许叔的语气里带着惋惜和心痛。

陶均乐说:“不浪费,许叔,这面条是我出发前才买的。

不买了粮票就过期了。后面我不是坐汽车,就是坐火车,然后就到学校里生活了。

带着一包挂面去,真的没有机会吃,等到生虫、发霉了,那才叫浪费呢。

现在咱俩吃了,这叫物尽其用!”

许叔闻言叹了口气,说:“哎!你都煮完了,不这么想,还能怎么办?”

说完,他拿着手里的信就进了补给站,没多久,就提着两个水桶出来了。

陶均乐疑惑的问道:“许叔,这水桶是放在哪里的,我刚才怎么没找到呢?这里面还有秘密机关吗?”

“你看里面的柜子了吗?霉味是不是很大?你是不是一打开就关上了?”许叔没回答他的问题,反而反问道。

陶均乐立刻明白了,笑着点头。

许叔说:“你继续削筷子,我去打两桶水回来。”

陶均乐张了张口,本来想说等吃完了,他陪着一起去。

但砂锅里的水因为沸腾快扑出来了,阻止了他开口。

添了点凉水,他又继续削筷子。

想来邮电局把补给站建在这里,应该距离水源不会太远。

确实也不远,面条煮好了,陶均乐效仿煮面条,一下子开了两盒罐头。

一个肉罐头、一个鱼罐头,两个人还能用罐头盒子当碗来用。

果然,等许叔回来,看到已经开了罐头,气得都想跟陶均乐动手了。

虽然东西不是他的,可他是真的看不得这么浪费东西。

一个劲儿的说:“有面条已经很好了,还开罐头干嘛?”

陶均乐很欠揍的说:“我没吃过百越出产的罐头,这不是都想尝尝吗?

许叔,我先都尝一口,哪个好吃,我吃哪个,你吃另一个,行吗?”

“这么贵的东西,还能有不好吃的吗?”许叔没好气的回道。

陶均乐先用筷子在午餐肉罐头里扎了一下,说:“这肉罐头都一个味儿,我在回来的客船上吃伤了,许叔,你吃这个吧。”

百越临海,日子再难,市民们也不会缺鱼吃。

所以,陶均乐觉得许叔应该会更喜欢吃肉罐头,就做了这样的安排。

一下午,除了指路的时候,基本不开口的许叔,因为这一锅面条和两个罐头,直接说了陶均乐一晚上,加第二天一个白天。

就算送陶均乐上去珠江口的车时,也还不忘了嘱咐他,以后一个人出门在外,千万别露富,千万别浪费,过日子一定要有计划,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

见陶均乐一副满不在乎的点头答应,明显一点儿没往心里去的样子,许叔要是后面没有工作,都恨不能跟着上车,继续好好教育教育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