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不敢离岛的原因 (第2/2页)
这本上就写了很多注,可见被其主人认真读了。
启明帝翻完一本就递给身边的老王爷看。
余元筝也跟着进来,先扫了一眼整个房间。
除了那个书架,还有一张简陋的木床,和几样破烂不用的农具,都是用木头做的。
居然还有里间。
她举步从一道小门进去。
里面还有一张桌子,桌旁的墙上有一幅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画。
“咦,这幅画怎么那么像我们在一个庙里看到神像?”
上官长煜也跟在余元筝后面进来,看到了这幅画,看出和之前见过的神像很像。
“这就是人们心中的海神娘娘。”余元筝解释。
他们在海边路过一个庙时,进去逛了逛,看到过。
但这一幅只用了黑墨,画了个形,画工一般般,只能说能看懂。
桌上还放有供品,是几个余元筝不认识的山果。
“这是当年的老秀才画的,我们一直保存着。
每年八月初八都要来这里拜一拜海神娘娘,祈祷我们出海打鱼,都能满载一船。”崔婆婆站在门口解释道。
“崔婆婆,你们除了吃鱼,还有没有别的肉吃?”余元筝好奇问道。
当年她们的先祖是逃难来的这里,有没有带上一些家禽家蓄。
“有的,我们养了鸡和鸭子,还有猪,其他没有了。”
还好,逃难都知道带上家禽家蓄。
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讲是很重要的家财,能被带上也在情理之中。
退出来,启明帝也把每本书都翻看过了,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普通的书籍,要参加科考都会读的书。
只有一本笔记记下了他们当年逃亡的经历和来到这里安居下来的经过。
后面就没有记录了。
估计也没必要了。
到了这荒芜之地,什么都没有,忙着开荒养活自己,没了威胁,就安逸下来。
“这个岛有多大?”启明帝问道。
“我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我们驾渔船围着岛转一围要两日时间。”叶婆婆回答道。
启明帝听了心里有了数。
这岛还不小,应该有两个县的大小。
她们驾的渔船行得不快,行两日,应该能行两百里左右。
“既然你们发现这个岛不能再住人,为何不走?”启明帝想不通。
都发现问题了,怎么不想着再回到陆地去。
当年能那么大胆,仅靠把渔船连在一起就敢漂这么远。
后面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逃离这个岛。
“我们小时候,就有人提过离开此地,可是我们能去哪里?
当年先祖们在海上随便选了一个方向走的,再回去都找不到方向,能不能找到陆地都不知道。
就算找到陆地,有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也是未知。
所以根本不敢下这个决定。
海这么大,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只有渔船,万一遇到大风大浪,一个不好,全都得葬生在海里。
我们的姑娘们平时出海捕鱼,遇到大浪,也有一去不回的。
所以这么多年,我们讨论过多次,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
在岛上,我们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叶婆婆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出她们的难处。
启明帝一想也就明白了。
当年逃难,有一股不想死的勇气在支撑着他们,而现在安逸了这么多年,哪里有那份斗志。不走,至少还能活着,一走,就很可能死在海里。
“荣王妃,你可知岛上乡民为何生女婴多,生男婴少的原因?”启明帝觉得余元筝是大夫,可能知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