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围墙学府(续) (第2/2页)
其他书院大多设在山林胜地僻静处。
1043年度,
宋仁宗下旨宣布,
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
成为北宋最高学府,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书院中,
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机构。
只可惜,
靖康之变后,
金兵南侵,
中原沦陷惨遭荼毒,
应天府书院被毁芜,
学子纷纷南渡,
应天府书院没落退步。
(四)
在南宋理学大盛时候,
应天府书院,
已不如白鹿洞书院这一教育机构。
白鹿洞书院,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度(940年度)。
洛阳人李渤与其兄,
在庐山五老峰南麓下隐居读书,
李渤养了一头白鹿,
白鹿通人性,
常常跟随人出入,
被人称“神鹿”。
这里本来并没有洞,
不过是因四周地势低凹,
俯视似洞,
才称之为“白鹿洞”。
南宋淳熙六年度(1179年度),
理学宗师朱熹,
出任知南康(今江西庐山)时候,
率百官造访书院所处,
见书院残垣断墙处处,
杂草丛生荒芜,
感到痛心疾首。
于是乎,
朱熹责令下属,
重新修复了书院建筑,
并自任洞主,
亲自讲学教授。
他还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要求,
专门邀请心学宗师陆九渊到书院讲学交流,
由此产生了一个着名的讲会机构——
鹅湖之会这一机构。
朱熹的苦心经营与筹谋,
使得书院名声显着,
成为宋末至清初,
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学府,
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处。
此后,
元明清的书院机构,
大多沿着既定道路,
向前发展与进步。
(五)
一直到19世纪末之后,
中国现代大学的正式登场,
开启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争霸传奇序幕。
有一所大学的建校历史格外悠久,
跨越1047年岁月河流,
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府。
这所底蕴深厚的千年学府,
正是坐落湘江水畔,橘子洲头,
历经多年风雨,四海潮流,
传承了岳麓书院文脉,
现在以“湖南大学”名呼。
事实上,
关于湖南大学继承了岳麓书院千年校史这事务,
并不是没有争议蜚语。
毕竟现代大学制度,
其实是深受西方影响的产物,
我国真正的“大学”历史,
真要算起来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度。
岳麓书院的门口,
有这样一幅对联语: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这乍一看似乎傲气十足的语句,
实际上在历史上头,
却是再合适不过的真实写照图。
毕竟湖南确实出了不少着名人物,
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