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战国帝业 > 第630章 世子之争

第630章 世子之争 (第2/2页)

“韩公,今日多谢您了!”田继业诚恳的拱手相谢。

韩非扶起田继业,连说了几声:“不敢当,不敢当!”

两人并肩着在营中漫步,身旁不时有巡逻的兵丁路过。

这时,韩非开口说道:“长公子,臣有几句话,不知当问否?”

田继业一听,立即停下脚步,温和的一笑:“韩公但言之。”

此刻,空中月光皎洁,君臣二人在月光下展开了一场交谈。

韩非开口说道:“长公子,您是丞相嫡长子,以后必被立为世子。非敢问一句,长公子若继承大位,远志如何?”

田继业说道:“这…我如今还不是世子,说这些话是否太早了?”

韩非摇头,讪笑道:“长公子谦虚了,您难道还没看出来?丞相带您熟悉军务,就是想要让您早日能接掌他在军中的势力,世子之位,早晚是公子的。”

田继业听后,这才低头深思,片刻以后,他昂起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说道:

“若真有那一日,我愿以赵国为根基,扫平乱世,让天下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让赵国子民安居乐业,不再有流离失所之痛。

对外,抵御蛮夷,保我华夏疆土完整;对内,修明政治,任用贤能,让国家繁荣昌盛。

我知道这一路艰难险阻,但我会竭尽全力,不负父亲期望,不负赵国百姓。”

韩非听后,心中暗暗赞叹,没想到田继业竟有如此远大抱负。

世人皆言说长公子愚鲁不如二公子聪慧,今日看来皆是妄言!

他拱手道:“长公子心怀天下,实乃赵国之幸。非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田继业连忙回礼:“韩公大才,若能相助,自是求之不得。还望日后多多指点。”

两人相视而笑,继续在营中漫步,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的未来之路铺上了一层银霜,而他们,也将在这乱世之中,为了心中的理想,踏上充满挑战的征程。

次日一早,雄鸡报晓。

天冷,早上起来外面已经结了霜。

田秀往手上哈了口气走出自己的营帐,只见田承业已经等候在他的营门前多时了。

“承业,你怎么来了?”

田承业说道:“孩儿听闻昨天夜里父帅和大兄去视察军营一直到晚上才回去,孩儿不能为父帅做什么,只能命人熬了一碗鸡汤 ,为父亲暖身。”

说罢,田承业解开衣襟,从怀中摸出一碗还熬着热气的鸡汤。

田秀见了后,很是感动:“我儿孝心可嘉。”

饮完了田承业送来的鸡汤,田秀领着他去了中军大营。

到了中军大营以后,李牧、杨端和、尉缭、田云毅、乐乘等人都已经到了。

大营之中众将云集。

“见过元帅!”

所有人一同抱拳行礼。

田秀伸手招呼众人坐下。

田承业则是十分老实的站到了田秀身后。

田秀看了一眼坐在群臣前面田继业,侧身对田承业说:“你去跟你阿兄坐到一起。”

“谢父帅!”

田承业高高兴兴的跟田继业坐到了一起。

虽然他此次也是跟着父兄一起出来打仗,但前面几次父亲召集众将领开会可从来都是只着哥哥,还没带过他。

田秀坐在帅位上,扫视了一遍在场的众将,朗声道:

“诸位将军,相信秦国那边的消息你们也知道了,嬴政正率领四十万大军往河西杀过来。”

“我军也有四十万,从兵力上,我们并不弱于秦军。”

“那么问题来了,诸位觉得我军现在应该是冲着秦军迎头杀去,还是在原地以代劳,等秦军来攻。”

话音刚落,田云毅起身拱手道:“元帅,我军应主动出击,趁秦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定能大获全胜。”

杨端和却摇摇头,反驳道:“不可,秦军四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主动出击恐有风险。我军不如坚守阵地,以逸待劳,等秦军疲惫之时再出击。”

田云毅不服气的反驳:“我随丞相征讨匈奴的时候,丞相正是主动出击才一举歼灭匈奴主力。”

杨端和依旧摇头反驳:“此一时,彼一时,秦军不是匈奴,这里也不是草原。”

两人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

众人闻言,纷纷跟着议论起来,一时间营帐内争论声四起。

田秀看向一直沉默的李牧,问道:“大将军,你有何看法?”

李牧起身,沉稳地说:“元帅,我觉得二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我们可先派小股部队前去骚扰秦军,挫其锐气,再根据情况决定是主动出击还是坚守。”

田秀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李将军所言甚是,就依此计行事。先派一支精锐部队前去骚扰秦军,再观其动向。”

众将领命,各自准备去了。

田秀看着众将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这场大战,必将是一场恶战。

东胡。

图安城。

姬丹带着姬水和吴名士等人来到图安王宫,声称要面见图安王

门口的卫士拦着他们不让进。

这几人已经来过好多次,也不知道他们每次来都和他们大王说了什么,总之,每次他们大王都很不高兴。

图安王已经传了命令,不许这几人再去见他。

“各位大人,我说了,我们大王不见你们。”

姬丹恼了:“混账,我们这次来是有重要情况要告知图安王,耽误了,唯你是问!”

卫士掏了掏耳朵,不为所动。

姬丹没办法了,急得要抓狂。

吴名士是个人精,立马从兜里掏出一锭银子。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门口的卫兵收了钱,立马就换了一副脸色。

“几位大人在此处稍等,小的这就去禀报我们大王。”

片刻后,小兵出来:“几位大人请进,我们大王有请。”

三人进到图安王宫以后,一个穿着胡衣,戴着顶羽毛冠,手中握着一柄宝石权杖,长相很是粗犷的中年男人端坐在王座上,这人便是图安王了。

图安王看见这三人,就表现的相当不耐烦:“我说三位贵人,你们这次来找我又是什么事?不会又想让我出兵攻打赵国吧?我图安是个小国,怎能打得赢强大的赵国呢?”

姬丹听了以后忙说:“大王,这次的情况不一样,镇守我燕地的赵国大将杨端和已经被调到西方去和秦国交战了,燕地如今的防卫非常空虚,大王只需要借给我三千兵马,本公子就有把握光复燕国。

等到燕国恢复,姬丹和整个燕国必不忘大王的大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