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忽必烈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救宋!
赵孟启心中细想,倘若余玠知道自己这般保他,定是感激不尽。可他要的不是余玠的感激,而是余玠的军事才能。
官家把话已然说明了了,吴燧这个铁头娃,偏想继续劝谏官家,或者说弹劾余玠,谢方叔则暗中示意吴燧可以收一收手。
谢方叔也觉得无奈,本来他一介宰相,一个近臣,怎么着也比余玠说话要管用,可到了关键时候,余玠却有着一大群人护着他,这让谢方叔不禁感慨自己这个宰相做得太憋屈了。
大概停歇了不到半刻的时间,朝堂里也安静下来了。官家于是总结道:“汉江那里已经定好了,至于大理,就交由余玠来做好了,今日,朕会写信给他,叫他派兵支援大理。今日的奏事,就当此结束吧,诸位都辛苦了,散了吧。”
赵孟启也能看出赵昀的疲惫,朝堂上吵得是乱七八糟,这些事搁在任何人身上估计都是棘手的。
赵孟启像是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样,感受到了丝丝喜悦与轻松,可蒙古那里究竟又要如何抵御,他还需细细思考。
此时的忽必烈也不是皇帝,但他算是“皇弟”,即蒙哥之弟。历史上,他是1260年继承汗位,建号中统,而此时的赵禥才只是被立为皇太子而已。
这差距太大了,赵孟启肯定是等不到那个时候,就得继承大位,不然这大宋,迟早得让宋理宗及其手下一帮人给败坏殆尽。
此时是宝佑元年,同时是蒙古宪宗三年,此时的忽必烈才三十九岁,正当壮年之时。蒙古大汗蒙哥命他经略中原和江南地区,事实上,忽必烈做得很好。
他重视汉族文化,重用文人儒士,礼贤下士,赏罚分明,受到了一批志士的追捧。
忽必烈为了方便自己管理统治这些地区,还成立了一个名为“金莲川幕府”的谋臣侍从集团,专门为其服务,治国效果甚佳。最主要是他能选贤举能,明辨是非好坏,确实是宋理宗、宋度宗之辈所难及的。按皇帝来说,能做成这个份上,就可以称之为“圣主”,但可惜的是,赵孟启只能跟着这个“圣主”对干,并把他击败作为自己的目标,可惜这相当不易。
天寒地冻之时,忽必烈却似个汉人学士一般,捧着一本书阅读着。
“我听闻陵川郝经馆处的张柔,博览古今,无不通晓,你们且为我将他召来,好叫我了解了解这位儒士。”忽必烈道。
姚枢自然喜笑颜开,他本就是尊崇儒家的学士,者,如今自己的主子愿意了解儒学大师,他不会因此嫉妒,反而只有喜欢。
姚枢道:“大王可遣使者前去,好言相告,说明来意,张柔必来。”
一会,来了一个差遣道:“报!大汗来信,请大王过目!”
忽必烈接过信封,拆开后细细读着,眉头微皱,对一旁的姚枢道:“姚先生也看一看吧!”
姚枢对忽必烈这种没有一点大王架势的气度非常看好,虽然他是外族人,但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合格的亲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